如今消息傳遞不發達,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單一且滯後不全麵,唯一獲取的渠道就是報紙和廣播了。
他們運送物資的人,隻是一個來回,在城市邊緣的安置區就卸貨了,根本不清楚整個堂山的情況。
“現在咱們剛過上幾年好日子啊,堂山那邊發生了這麼大的災難,這叫做什麼?一朝回到解放前,以後不知道多久才能恢複原來的樣子……”一個老漢敲著煙嘴長歎口氣。
“那邊可是咱們的重工業區,生產不少東西呢,地震一來經濟得倒退多少年?”
“聽說有堂山投奔的親戚,家家戶戶日子緊巴巴的,自己都養不活,不是近親,誰有能力接受?”
“對啊,倒不如在原地等著組織和五湖四海同胞的支援……”
大家淺淺地議論下,又將目光聚集在齊躍進身上。
齊躍進沉默了下,抹了把臉深吸口氣。
“我是帶著任務去的,組織配備了電台,正好報社的朋友聽說那邊發生了不少怪異的事情,就搭伴過去的。
發生地震的時候,我們正要趕回來往報社送膠卷和稿子,等著次日發布呢……當時我們就慌了,趕緊用電台發布了消息……又折返回去參與救援……
那裡的房屋全塌了,好在百姓們最近關注防震知識,大部分都及時逃出來……
一個大娘看到我們車上的電台,就哭喊著說:‘小同誌啊,快點給毛主席發電報啊,讓毛主席派飛機來接我們,毛主席一定會派飛機來接我們的……’”
說到這裡的時候,大家夥都克製不住哭出來。那不僅是無助災區群眾們的信念,也是他們華夏所有人的信念!
其實齊躍進比他們更不好受,因為這份信念在九月份也會……
“我朋友是記者,看到堂山這種情況,當即就給單位發送電報了。
群眾們剛經曆過地震,心裡慌,就問發了些什麼。
我朋友就一字一句念出來:京都日報三點四十二分……發生了強烈地震……全部停工、停水、停電、停止交通……急需食品、藥品、帳篷和救援……”
頭一次齊躍進說的話沉痛,一字一句似是將大家夥兒帶入了當時的場景。
他們通過他,看到了滿目瘡痍,看到家園成為一片廢墟,看到親友失聯後的擔憂與恐懼。
不過齊躍進很快,語調輕快地說起了救援與災情。
傷亡不算嚴重,這算是唯一讓人欣慰的消息了。
“科學知識真重要啊,關鍵時刻能夠救人一命,”一個老太太感慨道,“現在的孩子們生活幸福,吃飽穿暖,可得好好學習……”
“學習的苦算什麼,當時咱們想上學都沒條件……你看現在大學生、高中生多吃香……”
“對啊,我就吃了學曆的虧,但凡我是初中畢業,現在每個月工資能提高一二十塊呢……”
齊躍進招來張怡楠,讓小姑娘去廚房拿點水果、糖果和點心招待大家夥兒。
二姐和三姐他們也是給每個人倒了茶水。
知道了堂山那邊的具體情況,大家夥兒揪著的心,這才穩穩放了下來,琢磨著回家收拾下東西,看看能捐贈些什麼。
得九點多快十點了,鄰裡才慢慢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