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鑒定小組,經過調查和鑒定,確定老大爺本身就有嚴重冠心病和腎衰竭。
這幾年一直在省城的幾家大醫院治療,最後的那幾天也是家屬看著沒希望了,就放棄了治療出院回家。
出事的那天一大早,老大爺竟然一反常態,能吃能喝的,而且行動也像正常人,似乎一夜之間病好了一樣。
和老伴兒說,這兩年一直不是住院就是臥床,好幾年都沒見過初升的太陽了,想出去溜溜。
老伴兒很高興地陪著他,剛出去還沒進公園呢,就發生了意外。
雖然鑒定結果出來了,唐澤仁沒有任何責任,法院也沒支持家屬的任何賠償要求。
聽齊猛說周哥在這個判決結果上應該也起了點兒作用,因為如果沒有內部人說話,法院一般都是和稀泥。
如果總按照大家的想法出結果,那大家怎麼知道他們那裡其實也是有餘地的呢?
都公平公正了,也就沒人找他們了解情況,那這個工作還有什麼意思。
可是對這個判決結果,老大爺的家屬不認可,提出上訴。唐澤仁一看也沒再猶豫,也按照周哥說的提起了反訴。
在此期間那些人不知道上哪兒找唐澤仁,就帶著七大姑八大姨,在惠民堂門口打著橫幅討要說法。
反反複複地折騰了好幾個多月,雖然最終的結果是正義戰勝了邪惡。
但是惠民堂的聲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有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覺得,這個診所出了醫療事故,很快演變成了幾個不同版本的故事。
唐澤仁本人就更不用說了,完全被這件事折騰的身心俱疲。
方老也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在這件事上耗費了不少精力。
雖說從始至終也沒埋怨過唐澤仁,一直在積極幫忙。但是等這件事塵埃落定後,也關了惠民堂,開始真正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
這兩年在惠民堂打工,唐澤仁也有了一些存款,足夠支撐到他大學畢業。
經過這件事,也完全收起了孤傲的心,自己並不是無所不能,也沒有生死人肉白骨的能力。
也不再想出去打工,他也需要好好沉澱一下。中醫很多神奇治法雖說都是來自實踐,但如果理論知識積累不夠,也很難領悟其中的奧秘。
凡是能總結出這些治法的醫學大家,無一不是深刻理解了醫學本源的大醫,所以趁這個時間好好研究醫學經典對他來說也是最好的選擇。
唐澤仁現在對方老,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敬重。也許方老的醫術不算頂尖,醫德也達不到古代大醫的水準,但絕對是一個值得敬重的長者。
既然準備潛心學習,對他來說最適合的除了反複地研讀那些經典醫書,很多算不上經典但也是前人經驗積累的書也很有必要好好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眾長,讓自己的基礎更紮實。
而中醫學院的圖書館,這個巨大的知識寶庫自己一直也沒好好利用,現在很有必要利用起來。
中醫一直有一種說法,“醫不三世不服其方”。
他剛開始看到這種說法時,一直覺得是醫術需要傳承和積累,沒有三代以上的積累,就不能給人看病。
後來才知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說,作為一個醫生如果不能通讀三世之書,就彆給彆人開方看病。
古漢語的三,是泛指很多的意思,而所謂的三世之書,其實就是指從古至今傳下來的那些醫學典籍。
雖然他早對那些經典滾瓜爛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曆的增加,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領悟。
除此之外也能謙虛地坐在教室裡,好好聽那些他認為水平遠低於他的老師講課。
他發現很多老師也各有自己擅長的地方,有些觀點也能給他一些不同的啟迪,偶爾也能讓他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陳修園讀書三千,葉天士拜師過百,都是中醫界傳了幾百年的佳話。
就連葉天士那樣的曠世名醫,都是但有一技長於己者即拜為師,自己又有什麼可驕傲的資本。
就因為自己是得到了華佗一派的傳承,因為自己的天賦異稟?多麼幼稚可笑的想法。
如果說名醫傳承,從漢代以後所有學中醫的人,都可以說是得到了張仲景的傳承。
因為張仲景老先生將自己的畢生所學,著成了《傷寒雜病論》,並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可以說比他得到的《青囊醫書》更完整,更有學術價值。
曆代名醫沒有一個不是終其一生都在研究《傷寒雜病論》,但是真正能窺其門徑並發揚光大的卻寥寥無幾。
古人把人的職業進階分成了七層:奴、徒、工、匠、家、師、聖。
分彆代表著不同地位和水平的人,也都有很具體的歸類方法。
張仲景之所以被稱為“醫聖”,就是在醫學這個領域的貢獻,無人能敵。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即使像華佗這樣的神醫,其實主要也是存在於傳說中,實際水平如何還真不好評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少從他學習的這本《青囊醫書》來看,和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還是有差距的。
唐澤仁一直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了師的水平,最起碼也算作是匠的層次。
可是現在看來,也許從醫術的角度看,和現代的那些專家教授相比,勉強能到那個層次。
但是中醫的真正目的不是在治人的病,而是在治有病的人,這就需要了解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也就是所謂的社會閱曆。
如果從這方麵來評價,他充其量也就是個“工”。
正如道長說的,如果脫離現實社會,躲在深山老林裡,永遠無法站到醫道的巔峰是一個道理。
所以他需要時間,讓自己浮躁的心靜下來,將自己的步伐放慢一些,先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工”。
路少明工作後,又來學校找過兩次楊靜,但是最後都弄了個灰頭土臉,也就不再來騷擾了。
他的身邊又不缺女生,像金妍這種都是隨叫隨到,還百依百順,沒必要自討沒趣。
再就是,他還得好好討好自己真正的未婚妻葛春蘭,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一看沒有便宜可占,很果斷的選擇了放棄。
這天金妍一下班回來,一進門就看見路少明的母親白玉蓮在屋裡坐著,很顯然就是在等她。
金妍趕忙很熱情地打招呼:
“白阿姨好,您怎麼來了?”
白玉蓮冷冷地說:
“你先彆忙乎,我和你說幾句話就走!”
金妍心裡一怔,但還是裝作若無其事,並準備給倒水,討好式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