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夫人的私人沙龍,在巴黎第七區一棟18世紀宅邸的溫室花園舉行。
陽光透過玻璃穹頂,在骨瓷茶具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六位女士圍坐在鑄鐵藤椅間,話題從即將舉行的拍賣會轉到了健康問題。
蒙特貝洛伯爵夫人攪動著杯中的大吉嶺紅茶,珍珠耳環隨著她搖頭的動作輕輕晃動,她看著對麵的女士問道:
“伊莎貝爾,你還在用那些美國瀉藥嗎?中國大使夫人從上海帶回的中藥,三天就解決了我的腹脹問題。”
杜蘭夫人修剪得完美的眉毛微微抬起,很好奇地問道:
“中藥?那種苦得要命的黑色湯劑?”
伯爵夫人從鱷魚皮手包中取出一個紫檀木小盒,盒蓋上用螺鈿鑲嵌著牡丹圖案,遞給杜蘭夫人說道:
“不,是精致的小藥丸,裝在雕花木盒裡。澤……澤生堂,發音是這樣的。”
坐在杜蘭夫人右側的瑞士駐法大使夫人湊近看了看,說道:
“喬治五世大道正在舉辦中國匠心展覽,據說有中醫現場診斷,保羅的腰痛讓他們做了兩次針灸就治好了。”
茶匙輕碰杯沿的聲音突然靜止。杜蘭夫人放下茶杯時,瓷器與銀托盤發出清脆的"叮"聲。
七年來輾轉歐美頂級醫院卻始終未愈的隱疾,在這個充滿茶香的午後突然有了新的可能。
她轉向自己的私人秘書,說道:
“瑪德琳,聯係中國大使館,問問這個中國匠心展覽活動裡中醫藥的詳細情況。”
兩天後,中國駐法大使館的春季招待會上。杜蘭夫人一襲墨綠色長裙,正與能源部長交談。
中國大使徐景程端著一杯香檳酒走過來問道:
“夫人,聽說您對我們的中醫藥文化產生了興趣?正巧這次"中國匠心"活動中,我們邀請了中國最好的中藥製藥企業代表。”
杜蘭夫人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說:
“大使先生消息靈通,貴國大使夫人送給蒙特貝洛的中藥,效果似乎很神奇。”
徐大使輕輕碰了碰她的酒杯,微微點頭說道:
“澤生堂的唐澤仁醫生明天上午會在展館坐診,不過考慮到您的身份,我們可以安排私人診療。”
與此同時,“中國匠心”展覽中心內,唐澤仁正在澤生堂展區向法國衛生部官員講解中藥現代化生產流程。
劉璐在一旁同步翻譯,不時補充歐盟認證的相關數據。
“我們的凍乾技術可以保留98的有效成分……”
唐澤仁的解說被一陣急促的高跟鞋聲打斷。
郭悅和一位五十歲左右的男士匆匆走來,兩人額上都沁著細汗。唐澤仁立刻認出後者是中國駐法大使館文化參讚趙立新。
趙參讚湊到他耳邊用中文低聲說道:
“唐醫生,抱歉打擾一下。杜蘭夫人請求明天上午九點的私人診療,徐大使已經同意了。”
劉璐的鋼筆在記錄本上頓了一下,墨水暈開一小片,衛生部官員困惑地看著突然中斷的談話。
唐澤仁不動聲色地轉向法國官員:
“請允許我暫時告退,有個緊急的國際長途需要接聽。”
他朝劉璐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即會意地接過話頭繼續講解。
在展館後方的臨時辦公室,趙參讚關上門立即說道:
“杜蘭夫人是前總理的夫人,現任外交委員會顧問的妹妹,這次診療具有超出醫療本身的意義。”
郭悅遞上一份文件,看著唐澤仁說道:
“這是大使館醫療組整理的杜蘭夫人已知病史,七年頑固性便秘,嘗試過所有西醫手段。”
唐澤仁快速瀏覽文件,眉頭微蹙說道:
“沒有中醫治療履曆,對我來說沒什麼參考價值。”
隨後又問趙參讚:
“趙參讚,您看我們什麼時候出發?”
趙參讚趕忙回答道:
“大使館會派車明早八點來接您,小郭作為聯絡員兼翻譯全程陪同。”
郭悅似乎已經完全忘記了那天晚上的事,也許自己也知道,唐澤仁的做法是正確的。
聽趙參讚給自己安排的工作是給唐澤仁做翻譯,顯得很高興,看著唐澤仁的穿著,又很認真地補充道:
“考慮到文化差異,我們建議您穿西裝而非唐裝。杜蘭宅邸有兩位常駐西醫,可能對中醫治療方法有所質疑,您也要有心理準備。”
唐澤仁自己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要是和中國官員接觸就穿西裝,因為他知道很多官員都認為穿西裝是對對方的尊重。
但是唐澤仁一到國外,總是喜歡穿唐裝,他覺得這才能更好的體現中國特色,於是很認真地和郭悅說:
“既然找中醫治療,就要尊重中國文化,唐裝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代表。”
郭悅看了一眼趙參讚,趙參讚也沒有任何意見表示。這時門外傳來輕輕的敲門聲,劉璐探頭進來輕聲問道:
“唐總,衛生部官員問能否繼續剛才的談話?另外,歐盟藥監局的預審資料需要您簽字。”
唐澤仁點頭示意知道了,轉向趙參讚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請轉告大使,我會做好充分準備。”
當晚,澤生堂團隊下榻的酒店會議室燈火通明。唐澤仁將一些成藥和藥材樣品擺在會議桌上,劉璐在一旁幫忙整理。
唐澤仁看著杜蘭夫人的資料說:
“如果是因為內熱,常規思路會用大承氣湯,準備一盒大承氣膠囊。但根據大使館提供的作息資料……
她長期夜間參加政要宴會,大概率會有肝氣鬱結的情況,再準備一盒柴胡疏肝散和玫瑰花蕾。”
劉璐一邊幫忙整理,一邊說道:
“唐總,我查了法國上層社會對中藥的接受度。他們更傾向藥丸而非湯劑,且包裝必須精致。”
唐澤仁似乎沒聽到劉璐的話,若有所思地說:
“如果是寒秘,就要用大黃附子膠囊、溫脾散、附子理中丸。再準備一盒逍遙丸和半硫丸,這些藥都用紫檀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