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年看了一點混沌理論,但研究不深。
混沌理論是研究天氣的。也可以研究社會,但使用起來很複雜。
其中一個就是蝴蝶效應。
對於這個理論,我也是看了蝴蝶效應這個電影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當然後來的記憶碎片也很有益。
但最近聽了人類簡史,才真正領悟。
所謂混沌理論其實有兩個。
一個叫一級混沌理論。
例如研究天氣。
隻要參數夠多,經驗夠豐富,天氣是可以預測的。
因為你的預測不會影響天氣。
天氣就在那裡,不會改變,隻是你預測的準確與否。
但二級混沌係統就不一樣了。
例如股市,樓市,競選,市場,生產等都是二級混沌係統。
就是說他會受到預測者的結論公布而改變。
例如專家預測市場會下滑,人們隻要相信,就會作出對應的對策,從而影響市場,結果是市場反倒沒有下滑,因為人們做了一些事,雖然個體不一定影響全局,但隻要一股力量歪打正著,市場的軌跡就會變。
這就是市場的魅力。
人人都沒有信心,市場怎麼都疲軟。
但一個振奮人心的大利好,就會改變大多數人的信心。
之後就是放心消費,反而促進了生產,工人有了錢,市場就好了。
但也有可能一段時間的繁榮後還會下滑。
也有可能繁榮很久。
這就是周期理論。
二級混沌的意思是人可以和現實互動,從而使預測不準確。
就是你預防什麼事,他就大概率不會發生。
但有問題來了,就是需要預防的事太多,無法雨露均沾。
這也就是專家大多預測不準的原因。
社會非常複雜,像一個無數結點的網,網的任何一端有波動,可能對整個網有影響,因為其他節點會產生共振。從而改變事態的發展。
二級混沌理論對社會是否是好事,這個很難講。
這就是塞翁失馬的故事,塞翁失馬是一種亡羊補牢,或者說接受結果,然後改變策略的故事。
如果塞翁看好馬,也就沒有後麵的事了。
但也有弊端,兒子去打仗,可能立功做將軍,也可能戰死。
所以有時候知道主要矛盾去預防,基本不會出理解範圍內的亂子。
但理解範圍外的就不好說。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做好眼前的事。
例如抓緊時間充實自己,防止以後的變化。
不要太樂觀的相信專家。
聽你想聽的,每個人都這麼做,也就是多樣化。
總有人在危險來臨前有準備。
所以人也是社會的動物,需要互助,溝通,多元化。
思想的多元化就不容易出現大家都沒想到的後果。
也就允許一部分人占了社會的紅利。
然後大家效仿。
這就是社會多元化的好處。
其實路就是要打著燈籠摸索,不能橫衝直撞。
什麼時候都要為未來做準備,而不是求神拜佛,渴望得到答案。
因為很多事都沒有答案,即使有也會變化。
因為二級混沌決定事情不會順著你的想法發生,哈哈
喜歡職場小聰明請大家收藏:()職場小聰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