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有點背,就是做什麼事都不順利。
每次遇到好事都會出幺蛾子。
所以要不斷的換方向,從小時候就這樣。
很容易受冤枉,但又沒處說理,所以隻能等,也就養成了做自己的事的習慣。
有的人總是不想讓被人注意,但卻偏偏被人注意,有的人努力來努力去總是想活出,每隻狗都有屬於他的一天,卻遲遲等不到。
說句實話,我並不被我的同學記住,但我總記得很多故事。
有一次我因為寫小說,開始有同學打聽我,有人翻出小學的畢業照,把圖扣了出來,放到群裡,其實我並不在那個群裡,有個要好的同學截屏給我看,我才知道,其實大家並不記得我,而我卻記得每個人的故事。
每個人都會錯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實際上,世界的中心有很多,就是每一個人。
你不必嘩眾取寵,也不必奉迎,因為你奪取不了彆人自己在他自己心目中的地位,而其他人隻是他心目中的過客,如同你我。
有一次一個領導和我談話,說當年是領導提拔了我,意思大概是要我感恩,我隻是說,啊,幫人還要回報的嗎,那你幫人的目的不純啊,要是彆人不會回報,你豈不是很焦慮。
其實這就是阿德勒的課題分離的概念,每個人都是一個課題,互不乾擾,互不期盼,這就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當然,付出是要有回報,但這都是緣分,不能強求,否則你會活在焦慮中,甚至怨恨中。
相識是緣分,互相不對付,就把故事講出來,但不能帶個人情緒色彩。
這樣反倒顯得大度,而且彆人有自己判斷,是非曲直,自有公斷。
你隻是曆史的見證者,沒有必要去評判。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個馬蹄釘鬆了導致將軍馬失前蹄,輸了戰爭,滅了國。
這都是蝴蝶效應,所以局勢你無法掌控,要順勢而為,也就是做最優選擇,規避一切風險,兩害取其輕。
人生就是無窮無儘的十字路口,所以每個選擇都會有不同的下一個選擇。隨便亂選,或者隻考慮眼前,懷有僥幸心理,很多時候就會壞事。
當然我們的選擇很多時候都是一個會很慘,一個會好一點,所以總的來說都很糟糕,但每一次都選損害最小的。
有人喜歡投名狀,就是自己把自己貶所到和領導死心塌地的地步,例如要公開場合說領導有個缺點,就是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太努力工作。
實際上這就話有個漏洞,就是存在即是合理,人家就是這樣過了幾十年,而又爬上高位,他的身體肯定保養的很好,或者是相對的好,起碼醫療條件好,這個很重要。沒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講出這麼沒有廉恥的話。人家要是真麼容易上當了,那就真的該思考一下人生了,你是怎麼爬上來的。
我的習慣基本就是工程師思維,解決問題,解決不了就想辦法,想不到辦法就找原因,補充知識,然後學了一大堆,之後發現知識是互通的。
一通百通,就這麼來了。哈哈
喜歡職場小聰明請大家收藏:()職場小聰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