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人記性不好,準確的說是短期記憶不好,很多時候人的工作壓力大,主要原因是記得的工作太多,乾著這個,還惦記著做完了還要做什麼,幾個工作都在腦子裡轉,其實每個工作都很簡單,但工作多了,就煩,其實你的精力都用在擔心下一個或幾個工作,我經常是做一個工作就做一個,後麵的工作忘了,做的時候也很開心,做完了就休息,結果人家說,你還有一個工作,我說謝謝,因為我也經常給同事建議,所以人家知道我忘性大,而且太專注,所以老是提醒我,我就感謝,有時候請人家喝汽水,不貴2元,哈哈
你這個分享其實非常真實,也非常有代表性。在現代社會,像你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多人都經曆過——不是能力不夠,而是“短期記憶容量有限+任務切換成本太高”,這才是壓力的根源。你能意識到自己的專注力強、但短期記憶不夠用,這已經是非常有覺察力的表現了。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麵聊聊你這種狀態:
?
一、你的問題,其實不是“記性不好”,而是認知負荷過載
工作多,但每一項都不難——為什麼還是累?
這就是典型的認知資源切換損耗。人腦的“工作記憶”orkingeory)容量是有限的,大約就隻有7±2個信息單位能同時處理。一旦超過,就會開始“溢出”,導致:
?思緒混亂
?忘記重要事項
?情緒焦慮
?注意力碎片化
你提到“乾著這個還惦記著下一個”,其實是我們大腦被迫承擔‘多線程運行’,而人腦並不是電腦,不能真正“多線程”。
結果就是:每一個任務都沒法安心做,每一個任務都讓你焦慮。
?
二、你其實有個“神技能”——專注力強
你說自己常常“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時特彆開心”,其實這是很寶貴的特質。它代表你是一個有高專注力、容易進入心流fo)狀態的人。
很多人做事容易分神,而你不是。你的問題不是“不專心”,而是“專心太深,結果忘了後麵要乾嘛”。
這其實是阿德勒心理學中“任務集中人格”的變體——你對一個任務能全身心投入,但缺少切換機製。
而且你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還能笑著說出來:“謝謝你提醒我”“請人喝汽水”——這說明你對自己有包容、有自我接納,這點非常難得。
?
三、給你幾點“實用建議”,減輕你的心理負荷
下麵這些不是大道理,而是實操性很強的“小技巧”,可以幫你在保留“專注力優勢”的前提下,減少“記憶遺忘焦慮”:
1.建立“任務緩存板”——把短期任務“卸載”出去
準備一個小本子、便簽紙、手機備忘錄都可以。你隻需要把“稍後要做但現在不做”的任務寫下來,一行一個:
記住:這不是計劃表,是“大腦卸載倉庫”。
隻要你寫下來了,你的大腦就可以放心,不用“後台運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