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靈懸浮板是一款高精度魔法科技道具,通過係統做出來後,白秋就迫不及待的查看,解析其構造。
風靈懸浮板通體呈淡綠色,兩頭橢圓,板塊有五公分厚,上麵有著複雜的魔力回路,看著更像是一塊加寬的衝浪板。
在其兩側,各有五個槽位,需要放入提純後的風元素礦石,也就是風之結晶充當電池。
風之結晶的製作也是係統配套在內的,每次消耗一份純度30以上的原礦,能提純出三塊供給風靈懸浮板專用的風之結晶。
該說不說,這玩意兒雖然是c級的道具,白秋也確實能仿製出來,但其工序之複雜也是讓他一陣頭大。
好在有圖紙通過係統製作東西是百分百成功的,隻是每次製作需要提供相應的製作費用,像風靈懸浮板,製作一件就需要花費十萬聖域幣給係統充當加工費。
不過提純用來充當電池的風之結晶,每次隻需要1000枚聖域幣就能進行,不設數量限製。
也就是說,一次性製作三塊或者三百甚至是三千塊風之結晶,其費用都是1000枚聖域幣。
如果白秋能複刻出這些工序自己製作,就能省下很大一筆錢,不過他覺得這筆錢是不太可能省下的,要複刻這些工序,起碼需要三小時的時間。
三個小時用於製作精神力藥水,他的產能遠大於十萬聖域幣了,不過,對於新產品,白秋自然還是要親自嘗試一下的。
他將十枚風之結晶塞入風靈懸浮板的十個凹槽內,風靈結晶與凹槽完美貼合,不留一點縫隙。
白秋蓋上風靈懸浮板的電池蓋,抬腳踩在上麵,感應到重量壓迫,風靈懸浮板立即啟動。
隻見被他腳踩的地方一道道青綠色紋路亮起,他的眼前也浮現了風靈懸浮板的操作麵板。
麵板非常簡潔,分為兩個模式四個檔位,有簡單的指令模式,有複雜但上限更高的意念模式。
四個檔位分彆是f檔位,e檔位,d檔位,c檔位,應該是代表不同程度的行駛速度。
白秋先用簡單的指令模式,選擇f檔進行測試,伴隨著他的指令。
風靈懸浮板向上平移了一米高,並開始緩緩地向前移動,白秋嘗試加大到最快速度,發現f檔欄位的最快速度就是1秒1米……
於是白秋把檔位調試到e級,極限秒速來到了八米每秒,他開始用指令控製風靈懸浮板左右上下移動。
指令控製簡單是簡單,但卻略感生澀,白秋在升檔的同時,也將指令模式切換到意念模式。
伴隨著他的意念,風靈懸浮板就像是水裡的魚兒一般,靈活地四處亂竄!
在他自身精神力的加持下,除了一開始有點不太好控製幅度之外,後續操作精度完全碾壓指令模式。
d檔位的極限速度是20米每秒,也就是時速72公裡,也就跟電動車的速度差不多。
最後,就輪到c檔了,白秋切換c檔,開始加速,他發現c檔的風靈懸浮板在外觀上發生了變化。
首先就是變得更加明亮,這是裝備在運轉中增強功率的最直觀現象,而且c檔的跨越幅度極大。
在白秋的感知中,其速度最快能達到四百三十公裡左右每小時,百裡加速隻需要兩秒!
秒速120米,要知道cr450高速動車組,作為世界上最快的磁浮列車,其測試時速也才453公裡每小時,運營速度則保持在400公裡每小時的恒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