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傍晚,陰沉許久的天空飄灑起細雨,濃濃密密,惹人厭煩。
漸漸的,細雨變大,路上的大坑小坑,全部變成水窪,一腳踩進去,鞋子都能被粘掉,行軍變得更加艱難。
張興隆抬頭望望遠處,山連著山,水伴著水,雨幕之下有一種朦朧的美,隻可自己意會,不能言傳他人。
戰士們披著的雨具,根本阻擋不了雨水的浸潤,身上由潮濕變得濕漉漉起來。
在這樣的天氣下,不能繼續行軍下去,要找宿營地了,否則戰士們都會害病的,那樣會更加耽誤行軍。
剛好,團裡的命令到了,讓各營連尋找宿營地,在此地過夜,待天明看天氣情況,雨停的話再繼續行軍。
在排裡新兵的指引下,先鋒排所有人往最近的村子行進。
這個村子,名叫唐家坳。
唐家坳是離他們最近的村子,距大道兩公裡左右,位於兩座小山間的平坦之處。
據新兵介紹,唐家坳不是太大,約有五十餘戶,兩百多口人。
一行人穿過兩山間的狹窄處,隨即豁然開朗,一大片平坦的平地出現在眼前,村子就在平地上。
借著微弱的光線,大致能看出村子的輪廓。
眾人來到村口,張興隆揮手讓停下腳步,他並沒有帶部隊貿然進入村子。
因為他們是不速之客,不能不告而入,再者,作為老百姓的隊伍,要保持優良的作風,給村裡人留下好印象。
由於他們的到來,村子裡的土狗聽到村外的動靜,似乎也聞到陌生人的氣味,開始瘋狂叫起來,提醒著村裡人。
村外來人了,危險未知。
村裡家家戶戶的油燈點燃,微弱的火光透出窗戶,形成一抹抹的光亮,映照出男主人手持刀槍棍棒的身影。
村中央,一戶小院裡,床上一個六十歲左右的老人,在一陣撕心裂肺咳嗽之後,吐出一口濃痰,披上棉衣下床。
小老百姓家,農閒時,一般情況下都是吃兩頓飯,加上天氣寒冷又下著雨,也沒有其它娛樂活動,飯後就老早上床休息了。
“他爹,是不是那夥子潰兵又來了?這大下雨天的,也不讓人安生。唉!”
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這聲音沙啞、低沉,又無奈至極,飽含著一股滄桑的味道,不像這個年紀所具有的。
“孩他娘,沒事,有可能是外來要借宿的行人,大下雨天,潰兵不會淋著雨來的,放心好了。”
老人安慰著老伴,他是唐家坳的村長,當了幾十年的村長,在村子裡德高望重。
他為人處事公平公正,光明磊落,事事為村裡百姓著想,頗受村裡百姓愛戴。
所以,這個村長一當就是幾十年。
在他的帶領下,唐家坳村民團結一致,遇到什麼事都齊心協力,互幫互助。
就像此刻,燈火齊亮。
“他爹,把鬥笠披上,穿厚點,小心著涼,大小子應該在等著你了,讓他在路上扶著你點,天黑路滑,注意腳下,老胳膊老腿的,經不起摔打嘍!”
老太太不厭其煩地叮囑道,掙紮著想要起來,她不放心呢。
“好啦,放心啦,有大小子在呢,你不要起來了,躺著吧,不會有啥事的,我走了。”
老人製止老伴起身,打開門,拿著油燈出了屋子,大兒子已經在屋簷下等著了。
“爹,剛才聽您又咳嗽一大陣,感覺怎麼樣?”
一個壯實的漢子手持紅纓槍,舉著傘站在屋簷下,看到老爹出來,急忙問道。
“不礙事,老毛病了,你媳婦跟倆孩子,沒被吵醒吧。”
老人看著關心自己的大兒子,心裡很高興,有這麼孝順關心老子的兒子,擱誰誰都高興啊。
“爹,都沒睡呢,英子在屋裡教他們識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