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眾人都散去後,石鎮清已經困意全無,他想著目前已經占領整個四川,已經到了改革的時候了。
他打算將在新津的大本營搬遷到成都來。
同時在新津和重慶建立造船廠,再慢慢升級改造。
將未來鴻圖勾畫一遍。
他坐回桌案前,開始潤筆書寫現代工科、理科以及文科類課本。
他打算以現代學科教授出類拔萃的學子,實現科技革命。
石鎮清一直寫到五更天,才伏案睡去。
黎明時分,太陽剛剛升起。
商部尚書陳玉龍就來到了。
張大牛正要通報。
卻被陳玉龍給阻止了。
陳玉龍偷看了一遍石鎮清正在書寫的學科。
儘管他對新式教育受到過啟蒙。
而且早年間跟隨父親走南闖北,甚至去過南洋和東洋島國。
見多識廣的他也不覺震驚。
他手中捧著昨晚熬夜寫就的長篇商業策論。
正是他的心血之作,他昨晚難掩激動,想到就要在天國有了用武之地。
他撫摸今早剛剛製作出的嶄新天國官服,雖然似是而非。
但是他對於割掉辮子,感到解放了久違的枷鎖。
石鎮清因為諸事繁雜,因此睡得不沉,很快就醒了過來。
他看到站在自己麵前的陳玉龍。
展顏一笑,隨即說道:“陳玉龍,你這麼早急著見我,有事嗎?”
陳玉龍雙手將商業策論交了上去。
石鎮清一目十行快速閱覽了一遍。
裡麵的內容寫著:“將商業與農業放在同等地位,區分為重工業與輕工業,引進西洋大機器。加收商稅,將鹽鐵官營。同時抑製物價,鑄造紙幣。並且將本地特產外銷……擴展稅收來源。”
石鎮清看的頻頻點頭。
他大手拍在桌案上。
興奮的說道:“好,跟我的想法不謀而合,但是一切都離不開人才,我已經決定建立天府大學堂。你若是有合適的人才都可以舉薦。我們剛剛攻占成都,不但要穩定新生政權,還要為未來打出四川做準備,因此我的主要方向是在軍事方麵。你明白嗎?”
陳玉龍一直關注地方的情況。
他舉薦道:“這教書的大儒,本地有兩個代表人物。一個是老翰林李惺,他本是進士出身,後來辭官歸隱,現在正在成都養老。駱秉章幾次征召他,他都不肯出仕。”
“還有一位,就是牛樹海。此人曾擔任過四川按察使,為官清廉,嫉惡如仇,訟無冤獄,捉拿了不少貪贓枉法的腐敗官員。後來因為得罪人太甚,被人彈劾,罷職回家了。駱秉章到任後幾次想邀請他做幕僚,都被他稱病婉拒。這成都另一大書院錦江書院就是此人創辦的,我也曾經在這座書院學習過。”
石鎮清忽地站起。
他笑著說道:“若是能請動這兩位老先生加入我們天國,則我必有重用。你可否帶著我的書信,請這兩位大儒出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