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繁華表象的背後,有一個破舊的胡同,那裡仿佛是被時光遺忘的角落。一個女人正沿著街道緩緩行走,她身上那件破舊不堪的衣服,滿是補丁,記錄著生活的艱辛。她手裡緊緊握著一個籃子,裡麵放著從菜市場撿來的寥寥幾個菜葉。身旁跟著一個八九歲模樣的小姑娘,小姑娘眼中閃爍著孩童特有的純真與渴望,焦急地問:“媽媽,中午我們可以吃肉嗎?”
女人麵容憔悴,臉上布滿了歲月刻下的褶皺,頭發也夾雜著不少銀絲,眼神中透著呆滯與無奈。聽到女孩的話,她緩緩轉過頭,看了看身邊的孩子,忍不住歎了口氣,略帶責備地說:“能吃上飯就不錯了,還妄想著吃肉,你這個死丫頭片子。”女孩聽了,委屈地撇了撇嘴。其實,她看到媽媽在菜攤爺爺那裡偷偷拿了一點肉,所以才會這麼問。
女人沒有再多說什麼,隻是默默地向前走去,心中滿是對未來的迷茫。她不知道這樣困苦的日子還要持續多久,自己究竟何時才能過上吃飽穿暖的生活。很快,女人領著孩子回到了她們那位於破舊四合院中的家。那是一個不足三平方的小屋子,狹小的空間裡,一張床和做飯的灶台占據了大部分地方,這便是母女二人生活的全部天地。
女人的丈夫不久前剛剛離世,曾經,丈夫在廠子裡隻是個普通工人,後來在工作中受了傷,婆婆便無情地將他們母女趕了出來,從此不再過問他們的死活。就這樣,女人獨自艱難地過了三四年。如今丈夫一走,家裡徹底沒了經濟來源,她隻能靠著給彆人洗衣服、糊火柴盒,再加上撿些爛菜葉子勉強度日。而她那已經七八歲的女兒,至今都還沒有機會去上學。
夜晚降臨,四合院的生活有了些許熱鬨的氣息。院裡有一人家有電視,有時候,他們會把電視搬到院子裡,讓大家一起觀看。每到這時,院子裡便聚滿了小孩。小女孩不停地催促著媽媽趕緊做飯吃飯,滿心期待著能去大院裡看電視。女人看著女兒渴望的眼神,趕忙動手,很快煮了一鍋菜粥和女兒共食。
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壓在京城的這片破舊大院上。然而,大院裡卻因陳家搬出的那台電視機,充滿了歡聲笑語。孩子們簇擁在電視機前,眼睛緊緊盯著屏幕,仿佛那小小的屏幕裡藏著無儘的歡樂與夢想。陳家在京城從商,家境頗為優渥,他們善良且大方,常常將電視搬出來與鄰裡共享,使得每個夜晚都成為大院裡最熱鬨溫馨的時刻。
張素敏領著女兒,搬著小板凳,靜靜地坐在人群後麵。電視裡正播放著軍事頻道,畫麵切換間,一名身姿矯健的士官出現在屏幕中。他帶領著士兵們進行訓練,動作乾脆利落,眼神堅定而銳利。特寫鏡頭下,他那英俊且威嚴的麵容清晰地呈現出來。張素敏隻看了一眼,便仿佛被定住了一般,眼睛瞪得大大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震撼與熟悉感。這個男人,竟如此像自己已故的丈夫聶海清。
她懷著忐忑又好奇的心情,繼續注視著電視。隨著節目介紹,得知這位士官名叫葉挺刀,是一名少尉。聽到這個名字,張素敏的心猛地一顫,種種過往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當年,丈夫聶海清下鄉時遭人惡意陷害,她毫不猶豫地選擇陪在丈夫身邊,一同奔赴那艱苦的鄉下生活。在鄉下的日子,猶如一場漫長的噩夢。丈夫承受著身心的雙重折磨,身體每況愈下,病情逐漸惡化。在丈夫生命垂危之際,為了能挽救他的生命,張素敏在無奈與絕望中,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嫁給當時同在村裡下鄉的知青。知青給了她一筆錢,她用這筆錢為丈夫購置了藥物,然而,命運弄人,丈夫最終還是沒能戰勝病魔,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痛失丈夫的張素敏,自覺無顏麵對聶家的公公婆婆,於是便對村裡人謊稱自己也已離世。後來,她改嫁的知青返程回了京城,她便跟隨而至。回城後,兩人有了愛情的結晶——一個可愛的女兒。本以為生活就此能步入正軌,可命運卻再次對她露出猙獰的獠牙。幾年後,一場突如其來的工廠事故,無情地奪走了第二任丈夫的生命。此後的日子裡,張素敏獨自承擔起照顧生病丈夫的重擔,不僅要應對生活的困苦,還要麵對公婆的刁難與算計。公婆不僅搶走了她辛苦積攢的錢財,還對她惡語相向,讓她的生活雪上加霜。最終,丈夫在病痛與饑餓的雙重煎熬下,離開了人世,隻留下她和年幼的女兒,在這不足三平米的狹小空間裡,苦苦掙紮。
如今,看到電視上如此出色的兒子,張素敏的心中五味雜陳。她既為兒子的成就感到無比驕傲,又因錯過兒子的成長而痛心疾首。她的內心在糾結、在掙紮,一方麵渴望與兒子相認,彌補這些年缺失的親情;另一方麵又害怕兒子無法接受自己,害怕兒子對自己當年的決定心生怨恨。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素敏的內心愈發矛盾。女兒察覺到了母親的異樣,好奇地詢問原因,但張素敏總是欲言又止。她深知,這個決定不僅關乎自己,更關乎女兒的未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終於,在一個靜謐的夜晚,張素敏望著窗外的月光,下定了決心。她深知,若錯過這次機會,或許將永遠與兒子失之交臂。第二天,她精心收拾了一番,儘管身上的衣服依舊破舊,但她的眼神中卻多了一份堅定。她帶著女兒,踏上了尋找兒子的征程。
然而,尋找之路談何容易。偌大的京城,人海茫茫,要找到一個人猶如大海撈針。張素敏四處打聽,不放過任何一絲線索。她詢問了曾經下鄉的知青,翻找了各種可能與兒子有關的資料,卻始終一無所獲。
就在她感到絕望之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得知了兒子所在部隊的大致地址。那一刻,希望的曙光再次照亮了她的心房。她帶著女兒,滿懷期待地朝著那個方向走去。
當她終於來到部隊附近時,心中的緊張與激動幾乎要將她淹沒。她站在部隊大門外,望著那莊嚴的大門,卻又猶豫起來。她害怕自己貿然出現,會給兒子帶來困擾,害怕兒子不願與自己相認。
在門外徘徊許久,張素敏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向門衛表明了來意。門衛看著眼前這位麵容憔悴但眼神堅定的母親,心中不禁動容,答應幫她聯係葉挺召。
不多時,葉挺召匆匆趕來。當他看到張素敏的那一刻,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親切感。張素敏望著眼前英姿颯爽的兒子,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她顫抖著嘴唇,想要說些什麼,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葉挺召看著眼前陌生又熟悉的女人,心中充滿了疑惑。張素敏定了定神,緩緩道出了當年的一切,她的聲音帶著歲月的滄桑與無儘的悔恨。葉挺召靜靜地聽著,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聽完母親的講述,葉挺召的眼眶濕潤了。他走上前,緊緊地抱住了張素敏,聲音略帶哽咽地說:“媽,這麼多年,您受苦了……”那一刻,所有的誤解與隔閡都在這溫暖的擁抱中煙消雲散,失散多年的親情在這一刻重新連接。
張素敏和女兒在葉挺召的安排下,終於告彆了那狹小破舊的屋子,迎來了嶄新的生活。而葉挺召也因與母親的重逢,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在部隊裡愈發努力奮鬥,一家人的命運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喜歡年年柿子紅請大家收藏:()年年柿子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