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下定決心,暗暗把買車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原本預計三天可以到達深圳。
因為火車接二連三晚點,一直磨蹭到第五天才到達深圳。
當走出火車站的那一刻。
顧方遠覺得,自己被後世的人給騙了。
後世說改革開放初期,深圳就是稍大點的漁村,可眼前的景象卻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
剛出車站。
他最少看見三棟超過十層的建築,這些高樓大廈矗立在城市中,顯得格外醒目。
這哪裡是稍大點的漁村?
簡直是一座充滿活力和希望的新興城市!
光是這第一印象,絲毫不比江南省省會差。
特彆是這裡的穿著和出行方式,與內地簡直沒法比。
馬路上。
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自行車,人們騎著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時不時一輛轎車或吉普車開過,展現出這座城市的繁華與現代。
火車站廣場中央,停靠前往各地的中巴車,方便著人們的出行。
甚至能夠看見,這個時代極為罕見的廣告牌,上麵的文字和圖案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最醒目的要屬“海鷗表”三個字。
然後還有一些羽絨服、機械廠的廣告,隻不過這些廣告都是直接介紹廠家,並沒有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
關鍵是人多。
仿佛天南地北的人,全都跑到了這裡。
人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帶著不同的口音和文化,彙聚在這座城市,為了夢想和機遇而努力奮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阿遠,我們接下來去哪?”顧大壯見顧方遠發呆,隻好出聲提醒。
聽見喊聲,顧方遠這才回過神。
抬手攔了一輛三輪車,問道:“去貿易公司聚集區那邊多少錢?”
其實,這是顧方遠第一次來深圳,之所以知道貿易公司聚集區,還是在報紙上看見過一段描述。
羅湖區是各地外商辦事處和貿易公司聚集地,是商人們比較集中的地方。
身為商人,自然先去那裡轉轉。
“你們是兩個人,要5毛錢!”車夫用著蹩腳的普通話說著,臉上帶著一絲憨厚的笑容。
“行!”顧方遠果斷答應。
他帶著顧大壯坐上車。
“坐好嘍!”車夫站起身子,用力一腳踩下去,三輪車開始慢慢行駛起來。
可能是他們太重,車夫蹬得十分費力。
羅湖區貿易公司聚集地,距離火車站並不遠。
由於這裡毗鄰香港,依托羅湖口岸成為進出口貿易樞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內地倒爺手中的走私貨,很多都是從這裡弄到的。
三輪車在路上行駛,顧方遠和顧大壯坐在車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
可以看見,道路兩邊到處都是工地,有的已經建好,嶄新的建築矗立在那裡,但還沒有裝潢。
有的剛開工,工人們忙碌地工作著。
一邊是高層住宅房,一邊是二三層大型商場類型。
目前屬於改革開放初期,深圳也隻是剛剛進入發展快車道,很多設備都不完善。
喜歡1980紅頂商人請大家收藏:()1980紅頂商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