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家裡14台,總數達到20台拖拉機。
每天罐頭總產量八萬多瓶。
1台拖拉機每次拉1000瓶,20台拖拉機一起運貨,也要來回跑四趟。
這期間還要裝卸貨物,除此之外,還要去市紡織廠拉貨,差不多一天時間就這樣從早忙到晚。
目前拖拉機的數量,隻能說是勉強維持著生產和運輸的運轉,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大,未來還需要增加更多運輸工具才行。
不過,運輸工具暫時不用急,拖拉機廠庫存還有很多,等需要時再買也不遲。
付完錢,讓對方派人送去小崗村就行了。
他則開車前往車管所,辦理上牌手續。
與此同時。
一列由金陵方向開來的火車,緩緩停在龍港鎮火車站。
火車的車輪與鐵軌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音,白色的蒸汽從車頭冒出,彌漫在空氣中。
兩名中年男子下車後,便開始打量周圍環境。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疑惑,似乎在尋找著什麼....
還有好幾人挑著擔子跟在後麵,每個籮筐中都放滿了東西用布蓋著。
兩名中年男子中的一人,正是顧方遠在深圳認識的義烏商人,薑漢國。
穿著樸素的衣服,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中卻透露出堅定和期待。
另一人是薑漢國的好友,郭達,有一家五金配件作坊。
平日大多生產一些五金材料,由於沒有固定銷路,幾乎什麼都做,包括一些發夾之類的飾品。
聽說薑漢國說,這邊有人需要大批發夾,立刻表示,願意和薑漢國走一趟江南省。
此次過來,除了薑漢國帶的一千萬顆珠子,還有郭達帶來的一籮筐各類小飾品。
郭達東張西望,眼神中充滿了對這個陌生地方的好奇。
現在屬於改革開放初期,市場非常混亂。
國企的貨物供不應求,私企卻找不到銷路。
哪怕雙方看對眼了,沒有獲得上麵批示,還是無法進行正常交易。
郭達身為義烏萬千‘勇士之一’,看見機會自然不願錯過,腆著臉要求一起過來看看。
隻是剛下火車,頓時傻眼了。
火車站規模極小不說,周圍看不見絲毫商業氛圍。
在他們認知中,私人企業能不能得到很好發展,全看當地政府支持力度。
如果當地領導屬於保守派,私人企業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很難得到發展。
原材料采購、商品出售、設備采購、水電供應等等.....
私人企業很難完成全部供應鏈。
當前環境下,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火車站。
地方支持私營,火車站就會出現一些小商販做生意,甚至直接在火車開一個門市部,用來售賣各類當地產品。
相反,比較保守的管轄區域,就會顯得冷冷清清。
龍港鎮火車站就屬於第二種。
“老薑,咱們是不是來錯地方了?這裡一點商業環境都沒有,真能出一個私人大廠嗎?”郭達皺著眉頭,臉上露出擔憂的神情。
喜歡1980紅頂商人請大家收藏:()1980紅頂商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