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被叫到的文哥撓了撓頭,“一家五口辛辛苦苦乾一年,除去買種子、化肥、交公糧,撐死存個二十塊。要是遇著災年……”他搖搖頭沒再說下去。
“我媳婦在服裝廠踩縫紉機,”另一位乾部接過話茬,語氣裡帶著點小驕傲,“一個月45塊工資,扣除飯錢和零花,能存30塊。一年下來就是360塊!”
接著他壓低聲音說道,“聽說技術好的師傅能拿60多塊,那每年能存500多!”
“乖乖!”不知誰驚呼一聲,“這比公社書記的工資還高!”
顧方遠趁熱打鐵:“六爺,您算筆賬,種地二十年,最多存400塊,還不夠買台拖拉機。
可在廠裡乾兩年,就能攢夠蓋青磚瓦房的錢。您說,守著那幾畝地有啥意思?”
顧常德沉默著掐滅煙頭,目光掃過屋裡眾人。
幾個年輕乾部正湊在一起低聲計算,臉上滿是興奮。
窗外,不知誰家的收音機飄出鄧麗君的《小城故事》,甜美的歌聲混著蟬鳴,將屋裡的氣氛烘得發燙。
“六爺,您就放心吧!”顧方遠突然站起身,陽光透過窗戶在他身後投下堅定的剪影。
“我敢打包票,咱們廠隻會越辦越大,比國營廠還風光!等將來宿舍樓、教學樓都蓋起來,小崗村保準變成十裡八鄉最氣派的‘工人新村’!”
年輕乾部們紛紛點頭,有人甚至鼓起了掌。
顧常德看著眼前這個渾身透著闖勁的年輕人,突然想起自己年輕時跟著生產隊修水渠的模樣。
那時候,也是這樣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
他重重拍了下桌子,震得搪瓷缸裡的茶水直晃:“行!就按你說的辦!不就是100畝地嘛,咱們村彆的沒有,土地有的是!”
曹富貴張了張嘴,想再說點什麼,卻在眾人灼灼的目光中慢慢閉上了嘴。
經過兩個小時的拉鋸式討論,蒸騰的暑氣裡終於敲定了用地規劃。
學校就建在打穀場旁邊,那裡綠草如茵,空氣中彌漫著稻穀的清香,正好離工廠比較遠,雙方互不打擾。
住宅房和宿舍,建在連接村外那條寬闊的水泥路的另一邊。
那裡樹木蔥鬱,鳥語花香,正好和顧氏廠區相隔一條寬敞的馬路,兩邊的建築風格截然不同,形成鮮明對比。
至於工業用地。
以現有廠房為中心,呈不規則扇形向村外擴充100畝,剛好形成一個大正方形,總占地150畝。
這片土地平整開闊,四周視野開闊,適合大規模生產活動。
多出的幾畝地,算村委會贈送的。
宿舍那邊,總共用地也就七八畝,不過顧方遠直接圈了20畝。
宿舍區規劃得井井有條,到時不但會種上各種綠化,還會設有籃球場、健身器材等設施,為員工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土地價格依舊和上次一樣,每畝每年15元的價格成交,一次繳納99年承包費。
總計17.82萬元!
光是賣地,小崗村已經成為整個南江市最富有的村子。
也就現在上麵沒有明確土地使用規則,如果再過幾年還這麼瞎搞,全都得倒黴。
隻能說一個敢賣,一個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