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他們行駛的這條道路,一側被施工圍擋隔開,工人們正在鋪設水泥路麵,攪拌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
“這才幾天....沒想到變化這麼大。”顧方遠搖下車窗,新鮮的水泥氣味混合著路邊小吃攤的香氣撲麵而來。
看來肖文斌不僅采納了他的建議,還在大力推動商業發展。
當吉普車駛進小崗村時,變化更加驚人。
嶄新的廠房拔地而起,紅磚圍牆已經延伸出上百米。
龍港鎮連接小崗村的道路也在施工,看看寬度,很有可能是雙向四車道。
乖乖~!南江市貌似也隻有兩條路是雙向四車道水泥地吧。
不止這條道,甚至原先小崗村通往主路上的那條水泥路,竟然也在拓寬。
看架勢,同樣是雙向四車道——這在八十年代初的南江市絕對是獨一份。
哦不,估計整個江南省都是獨一份。
哪家村門口通四車道啊?
更讓人意外的是,十棟單元樓同時開工的壯觀場麵,塔吊林立,腳手架密密麻麻如蛛網般延伸。
其實說十棟也不對,應該是兩棟,十個單元。
看了一眼通往知青院的那條路。
當時7米寬的水泥路,那就是小崗村的驕傲,現在突然感覺有些上不了台麵了。
幸虧當初在道路兩邊建造廠房的時候,預留了不少空間,否則還真沒法拓寬。
沒急著回家,而是在各個工地溜達一圈,總算找到薛仁貴。
“薛師傅!”顧方遠在工地邊緣找到了正在看圖紙的薛仁貴。
這位老匠人曬得更黑了,安全帽下露出花白的鬢角。
“喲,顧老板回來啦!”薛仁貴咧嘴一笑,露出被煙熏黃的牙齒。他指向熱火朝天的工地:“怎麼樣?沒耽誤你的事吧?”
顧方遠遞上香煙,兩人就勢坐在水泥管上。
“前陣子不是說缺人手嗎?怎麼突然多了這麼多工人?”
“這得感謝政府啊。”薛仁貴劃著火柴,火光映紅了他布滿皺紋的臉。
“你不在這些天,鎮裡出了不少新政策。”他指著遠處塵土飛揚的道路,“看見沒?專門開通了往返十裡鎮的拖拉機,車費隻要一分錢。那些在家閒著的老鄉,現在都跑來乾活了。”
“嗯,來的路上看見了,我說怎麼一輛拖拉機上坐著那麼多人呢。”
顧方遠抬手指向村外那兩條正在施工的水泥路,陽光下,工人們彎腰勞作的身影拉得老長,“咱們門口這條水泥路,誰出錢拓寬的?”
“鎮政府出錢,你們村出地,”薛仁貴笑著拍了拍顧方遠結實的臂膀,粗糙的手掌在顧方遠的襯衫上留下幾道灰印。
“主要還是因為你,每個月交那麼多稅收,政府自然要意思意思。”他咂了咂嘴,露出幾顆泛黃的牙齒:“理由是來往車輛比較多,防止發生交通事故,還能有效提升貨物運輸,提高工廠效益。間接性提高稅收。
嘖嘖嘖,這話說的一點毛病沒有,誰都沒法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