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顧方遠點點頭,“大姐總結的很好,那你覺得該如何改變這種情況?”
“這個,”顧方春臉色微紅,感覺有些不好意思,“我還沒有想好,目前隻是有一個想法。”
“哦?說來聽聽!”顧方遠手指點在桌子上,以示鼓勵。
顧方春呼出一口氣。
“銀耳之所以銷路比較好,無非是用途廣,關於醫藥這一塊就不說了,主要對食物這一塊可以加強木耳和香菇的推廣。
比如小雞燉蘑菇,冬天沒有蘑菇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告訴人們香菇實際作用不比新鮮的蘑菇差?或者推出幾款香菇和蘑菇的菜係。
而且聽我們村的老中醫說,木耳可以補血,補鐵,無論是小孩還是病人,都需要對這些進行滋補。
即如此,那些住院的病人是不是菜裡麵放一點木耳,會有助於身體恢複呢?
我們隻需將這些概念植入民眾心中,或許香菇和木耳的銷量,會得到大幅提升。”
顧方遠對大姐的想法,沒有評價對錯,“大姐,既然你有了這些想法,那就去嘗試一下,哪怕失敗10次100次,隻要有一次成功,那就等於增加了一項產業。”
“嗯,那我明天就試試。”有了顧方遠的鼓勵,顧方春頓時來了信心。
顧方遠隨後將視線看向其他三人。
“你們呢?”
三姐顧方秋搖了搖頭,“我們售賣的玻璃瓶和玻璃瓶飲料的確有人問價,可都是由於距離問題,利潤太少,最終還是沒有簽單。”臉上難免露出一絲失望。
為了獲得飲料配方,這段時間她沒少往周圍的化工廠跑。
甚至可以說,周邊化工廠的科研人員幾乎都認識了她。
好不容易才弄到幾個配方。
可不說味道,光是運輸問題就難以解決。
比如一瓶飲料一毛錢,一船可以運6萬瓶飲料,售價也隻是6000塊錢。
原本這種東西純利潤就比較低,再減去幾百塊錢的運費,利潤幾乎接近於零。
彆說外人。
哪怕顧方秋自己,都覺得這門生意一點都不劃算。
漲價?
更不可能!
一毛錢已經是天價了,如果繼續漲價,彆人不如花幾分錢買根冰棍。
顧方遠掏出一根香煙點上。
“這一點的確是我疏忽了,玻璃瓶裝飲料隻適合近距離售賣,再進行回收玻璃瓶的過程中重複利用,才能減少成本支出。
明天你去各個展位逛一下,看看有沒有售賣可以裝水的塑料袋。”
“啊?啥意思?”顧方秋一臉懵逼,剛才還說玻璃瓶,怎麼就突然跳到裝水的塑料袋上去了。
“以後不做玻璃瓶飲料了,直接將飲料裝入塑料袋中,喝的時候咬破袋子直接飲用,既方便,成本又低。這樣一來利潤上去了,銷售範圍也會更廣。”
“塑料袋?那豈不是一戳就破?能運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