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她突然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用你們中國人的話說,就當交個朋友。四千五百萬,成交!”
聲音裡帶著幾分壯士斷腕的悲壯。
顧方遠明顯愣了一下,隨即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你不用回去商量一下?看來我還是砍少了......”他摩挲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說。
“不!”娜美幾乎是尖叫著打斷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這絕對是底價了!”
她慌亂地從公文包裡掏出手帕擦拭額頭。
“我能做主是因為這個項目由我全權負責。四千五百萬已經是我們的底線,再低一分錢都不可能!”她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抖。
顧方遠看著她漲紅的臉頰和微微顫抖的嘴唇,終於滿意地點了點頭:“行,去準備合同吧。”
他慢條斯理地說,“簽約方就寫江南省南江市龍港鎮顧氏罐頭廠。”
“呼——”娜美長舒一口氣,整個人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癱在椅子上。
她苦笑著搖搖頭:“和您談生意就像打了一場仗......”她抬起水汪汪的眼睛,“您每次都能精準地踩在我們的底線上,這太可怕了。”
顧方遠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沒有答話。
他當然能踩準。
前世他曾經看過一篇報道,1984年杭州製罐廠引進800罐分鐘的生產線,實際支付約3100萬。
三菱這條1200罐的生產線,他正是以這個信息為基準報出的價格。
簽約過程比想象中更複雜。
當金額數字被填進合同的那一刻,整個廣交會都轟動了。
先是日方代表團負責人匆匆趕來,接著驚動了外彙管理局的官員。
在一間臨時騰出的會議室裡,雙方經曆了長達幾小時的拉鋸戰。
“顧先生,您確定要動用這麼多外彙?”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官員推了推眼鏡,語氣嚴肅。
顧方遠從容不迫地遞上一疊文件:“這是我們的資質證明和銀行擔保。按照新出台的外彙管理條例,民營企業完全有權利......”
最終,在夕陽西下時分,合同終於簽署完畢。
按照約定。
首付10的外彙款項即刻彙出,剩餘款項將分四期支付。
廠房竣工20,設備到港40,試運行成功20,最後10作為質保金在三個月後支付。
當顧方遠龍飛鳳舞地簽下自己的名字時,娜美在一旁偷偷抹了把汗。
她望著這個深不可測的中國商人,突然有種預感——這條生產線,或許會改變整個中國飲料行業的格局。
顧方遠和岩崎娜美在珠江畔的一家高級餐廳用完晚餐後道彆。
夜色已深。
珠江兩岸燈火璀璨,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麵上,宛如星河墜落人間。
回到賓館。
顧方遠衝了個熱水澡,溫熱的水流衝刷著一天的疲憊。
他裹著浴袍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廣州城的萬家燈火,思緒卻飄向了那條即將落地的易拉罐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