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車夫們站起身子用力一蹬,開始向龍港鎮方向加速行駛.....
喬治回頭望向萬達廣場。
那座建築在風雪中愈發清晰,像一座燈塔,照亮了他對中國市場的全新認知。
他知道,這次南江之行,注定會改寫他對“中國製造”的所有想象。
三輪車拐上一條寬闊的水泥路時。
喬治險些從車鬥裡彈起來。
雙向三車道的水泥路麵平整如鏡,綠化帶裡的冬青被修剪成整齊的弧線。
自行車道上,幾個穿著工裝的年輕人騎著“飛鴿”牌自行車,車把上掛著印有“顧氏”ogo的帆布包,鈴鐺聲清脆悅耳。
“這……這是國道?”喬治指著路邊的指示牌,上麵赫然寫著“前方龍港鎮”。
他想起在上海見過的霞飛路,坑窪的路麵上擠滿了黃包車,與眼前的景象判若雲泥。
車夫得意地拍了拍車轅:“這是支江區政府修的!沒要市裡一分錢,說是‘學習龍港鎮經驗’。”
他指向遠處的煙囪,“前頭就是龍港鎮,那兒的路更寬!龍港鎮流行一句話:路寬了,貨車才能跑得歡,錢才能賺得多!”
說話間。
又一輛印著“顧氏食品”的冷藏車呼嘯而過,車身上的企鵝ogo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喬治數了數,短短十分鐘內,竟有十七輛各類貨車駛過,車廂裡滿載著布料、罐頭、機械零件……
完全不像一座縣級小城該有的物流密度。
索菲亞突然讓車夫停車,她走到路邊,蹲下身輕撫著水泥路麵——溫熱的觸感透過手套傳來,仿佛能感受到下麵奔湧的經濟暖流。
“喬治,”她站起身,紗巾在風中獵獵作響,“你注意到沒有?這些貨車沒有一輛是空的。進龍港鎮的,裝的是原材料;出龍港鎮的,裝的是製成品。”
喬治順著她的目光望去。
果然,看到一輛駛離的卡車尾部露出成箱的羽絨服,白色的包裝上印著英文“gu"sdonjacket”。
他突然想起之前在上海閒聊時,顧方遠說過的一句話:“我要讓龍港鎮成為中國的‘小利物浦’,讓全世界都知道這裡能產出最好的商品。”
原來那不是玩笑....
三輪車重新啟動時。
喬治不再抱怨顛簸,反而貪婪地觀察著路邊的一切。
標準化的廠房、統一著裝的工人、甚至連電線杆上的標語都透著一股乾勁——“跟著顧老板,天天有肉吃”。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眼前的並非一座普通小城,而是一個正在上演經濟奇跡的實驗室。
而顧方遠,正是那個手握魔法配方的科學家。
“索菲亞,”喬治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我有種預感,我們這次帶來的訂單,可能隻是冰山一角。如果顧方遠能把這種模式複製到全國……”
“不是可能,是一定。”索菲亞合上筆記本,眼中閃爍著商業獵手特有的光芒,“你看那條路,喬治,它不止是水泥鋪成的,更是用創新和野心鋪成的。而我們,有幸成為第一批踏上這條路的外商。”
三輪車駛入龍港鎮地界時。
突然駛入一片光亮之中。
喬治下意識眯起眼,隻見眼前的景象如同一幅被突然調色的油畫。
前一秒還在灰撲撲的老城穿行,此刻卻被齊刷刷的青磚瓦房晃花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