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慢條斯理地擰緊保溫杯蓋子,金屬螺紋發出細微的摩擦聲。
“沒錯,”他的聲音平靜得可怕,“這還是在周一到周五,連續5天統計出來的數據。200元是扣除房租、員工費用等...最終純利潤。”
賀麗萍的胸口劇烈起伏....
她抓起桌上的茶杯猛灌了一口,茶水卻因為手抖灑了幾滴在衣襟上。
她不得不承認,自己可恥地心動了!
怎麼也沒想到隨便開個店鋪,都比她累死累活畫圖賺得多。
突然,一個疑問浮上心頭。
她放下茶杯時用力過猛,杯底與桌麵碰撞發出“咚”的一聲響。
“萬達廣場內的店鋪都是你的,看著彆人大筆賺錢,難道你就不眼饞嗎?”
顧方遠放下保溫杯,眼神中帶著一絲深意。
“麗萍,你隻看到了表麵。店鋪的利潤確實可觀,但背後的管理和運營才是關鍵。
我們提供的是一個平台,一個讓商家和消費者都能受益的環境。隻有他們賺錢,我們才能長久地發展下去。”
賀麗萍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手指在桌麵上輕輕畫著圈。
“原來如此,看來是我目光短淺了。”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自嘲,但眼中卻閃爍著新的光芒。
顧方遠修長的手指在圖紙上輕輕叩擊,指尖與紙麵接觸發出細微的“嗒嗒”聲。
他微微前傾身體,手肘撐在茶幾上。
目光專注地掃視著圖紙上的每一個細節。
“話歸正題,”他抬起頭,眼神銳利地看向坐在對麵的賀麗萍,“最低的店鋪每天都能掙到200元,那你覺得店鋪老板多久可以買車?”
賀麗萍雙手捧著茶杯,不假思索地回答:“隻要存款夠2萬元,買車不需要過多手續,估計90的男人都會選擇買車吧。”
說完她似乎意識到什麼,輕輕咬了咬下唇。
顧方遠嘴角微揚,拿起茶幾上的鋼筆在便簽紙上寫下幾個數字。
“好,那我們就以此計算。”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目前南江市萬達廣場總共有231家店鋪,如果有一半店鋪老板買車,那就是100多輛。”
他放下鋼筆,雙手交叉撐在下巴前。
“請問,目前南江市萬達廣場旁邊的馬路,可以停下100多輛轎車和一些送貨車嗎?”
目光直視著賀麗萍。
賀麗萍的眉頭漸漸皺起,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邊緣。
她似乎在腦海中構建這個場景。
“這還隻是按店鋪商家計算,”顧方遠繼續說道,手指輕敲茶幾,“如果加上那些過來逛街的旅客呢?”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不需要太久,最多半年,不但萬達廣場路邊,就連周圍幾條街都會停滿汽車。”
賀麗萍的眼睛微微睜大,她下意識地端起茶杯,卻發現已經空了。
顧方遠的聲音再度響起....
“省城萬達廣場規模更大,那邊有錢人也更多,”顧方遠放下茶杯,“甚至不用半年,以我估算最多兩個月,如果沒有規劃停車場,周圍路麵將會被汽車堵得水泄不通。”
他並非危言聳聽。
無論哪個年代都有攀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