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會王主任推了推眼鏡,突然從兜裡掏出火柴:“讓我試試。”她揪出一小撮絨毛點燃,刺鼻的塑料味立刻散開。
“正品用的是鴨絨,燒起來是羽毛味。”王主任嚴肅地說,“你這個明顯是化纖棉!穿這種衣服,小心得皮膚病!”
圍觀的人群頓時炸開了鍋。
劉阿姨臉色煞白,慌忙脫下羽絨服,在眾人指指點點中落荒而逃。
.......
最近兩個月內,這類事件經常出現。
這類場景中,有的是顧方偉精心安排的“群眾演員”,有的則是真實發生的打假現場。
不知從何時起,假冒偽劣商品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就連最愛貪小便宜的王大媽,現在也隻敢把偷偷買的仿冒襯衫穿在家裡,出門必定換上正品。
1981年12月1日。
南江市第一百貨供銷社門前擠滿了圍觀群眾。
供銷社大門上貼著“停業整頓”的告示,幾個售貨員正在清點最後的庫存。
街道上,人們議論紛紛,茶館裡,報紙攤前,甚至是在菜市場,供銷社倒閉的話題無處不在。
那家倒閉的供銷社門前更是擠滿了圍觀群眾。
供銷社大門上貼著“停業整頓”的告示,幾個售貨員正在清點最後的庫存。
“聽說了嗎?老李頭貪了公家的錢,現在跑路了!”
“噓——小點聲!我聽說是因為進了太多四圍山的假貨,賣不出去才垮的。”
兩個挎著菜籃子的大媽交頭接耳,其中一個還指了指自己身上“顧家”牌羽絨服,得意地挺了挺胸。
市場反應來得又快又猛。
各個供銷社的倉庫裡,來自四圍山的商品堆積如山。
紅旗供銷社的會計老張愁眉苦臉地撥著算盤:“這個月又積壓了三百箱,再這樣下去,咱們也得關門大吉了!”
1981年12月1日。
這個注定載入南江史冊的日子,南江市第一家供銷社——第一百貨供銷社宣告倒閉。
調查組在查賬時發現。
供銷社主任李某為了討好上級,瘋狂采購四圍山商品,賬麵上還做了不少手腳。
也正因為事情太過複雜,所以上頭才決定關閉這家供銷社。
市委書記辦公室裡煙霧繚繞。
市委書記陰沉著臉,手指不停地敲擊著紅木辦公桌。
市長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不斷翻看手中記錄的文件。
四圍山開發區的張建國坐立不安,不停地擺弄著手裡的鋼筆。
秦思蘭冷著臉,塗著鮮紅指甲油的手指在真皮沙發上劃出一道道痕跡。
最讓人意外的是許久未露麵的秦奮,也出現在這裡,眼神陰鷙地盯著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