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占地極廣的新廠房。
規模遠超之前的鋁製品生產線。
彩色電視機!
顧方遠站在嶄新的生產線前,手指輕輕撫過冰冷的金屬設備。
這條從日本鬆下引進的生產線,在燈光下泛著冷冽的光芒,工人們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
他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大半年的籌備,終於要迎來試運行階段了。
“顧總,發電廠那邊的進度報告。”助理林小雨小跑著遞上一份文件,額頭上還掛著細密的汗珠。
顧方遠接過文件,眉頭微蹙。
發電廠的建設確實是個麻煩事,那些需要專門定製的設備,恐怕今年是彆想到位了。
他合上文件,目光重新落在生產線上。
“配件供應商聯係得怎麼樣了?”他轉向一旁的技術主管,聲音裡帶著不容忽視的緊迫感。
技術主管擦了擦眼鏡,麵露難色:“鬆下那邊報價還是太高,如果全部進口,成本會超出預算30...”
顧方遠的手指在控製台上輕輕敲擊,節奏越來越快。
電視機成本過高,在市場上就失去了競爭力。
當然,他不是要打價格戰,但同樣的產品,價格差距太大,再好的外觀設計也難以打開銷路。
“繼續找國內供應商,”他斬釘截鐵地說,“量產前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與此同時。
省政府大樓內。
白榮貴緩緩放下電話,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話筒。
他轉頭看向坐在對麵的古天明省長,無奈地搖了搖頭。
古省長夾著香煙的手指微微一頓,煙灰缸裡已經堆了三個煙頭。
他深深吸了一口,吐出的煙霧在辦公室內繚繞。
“顧老板還沒消氣?”古天明的聲音透過煙霧傳來,帶著幾分疲憊,“關於四圍山開發區的事情,你覺得還有轉圜餘地嗎?”
白榮貴整了整領帶,苦笑道:“聽語氣,顧老板對四圍山的事情怨氣不小。讓他幫忙,恐怕...”
古天明緩緩站起身,走到窗前。
他的背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挺拔,卻又透著一絲無奈。
似乎在看外麵風景,放鬆心情,又好似在思考....
良久過後...
“那你說,用什麼辦法能讓他鬆口?”他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盯著白榮貴。
白榮貴被這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手指不自覺地敲擊著沙發扶手。
“這個...”他斟酌著詞句,“顧方遠是個商人,或許可以從利益角度...”
古天明突然笑了,笑容裡帶著幾分自嘲。
“我們這些搞政治的,說起經濟改革頭頭是道,可真要實操起來...”他搖搖頭,重新坐回椅子上,“什麼叫市場運作?什麼叫品牌定位?工業園最終形態是什麼?這些概念我們都懂,可落到實處...”
他的手指在桌麵上畫著無形的圖案,眉頭緊鎖:“就像在迷霧中摸索,明明知道方向,卻總是找不到具體路徑。”
白榮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突然眼前一亮。
“或許...我們可以請顧方遠來當顧問?給他足夠的政策優惠...”
古天明的眼睛也亮了起來,但隨即又暗淡下去。
“問題是,他現在明顯不願意蹚這趟渾水。”他拿起桌上的鋼筆,在指間轉了一圈又一圈,“除非...”
“除非什麼?”白榮貴身體微微前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