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青的眉頭緊緊鎖成了一個疙瘩,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邊緣,顯露出內心的極度掙紮。
來此之前,他就預想到獲取對方手中那套先進設備絕非易事,卻萬萬沒料到,現實情況比想象中還要複雜和棘手得多。
如果對方僅僅是要求巨額的金錢補償.....
對他們上海望亭發電廠——這座被譽為華東電網“明珠”的標杆企業來說,反而簡單,他們最不缺的就是資金。
真正的難點.....
恰恰在於顧方遠提出的那個看似附帶、實則致命的條款——與國家電網並網且擁有獨立支配權。
這背後牽扯的利害關係盤根錯節,遠非簡單地增加一個發電電源點那麼簡單。
這簡直是在挑戰現有的電力管理和調度體製,是要硬生生撕開一個製度性的口子。
一旦國家電網為私人投資的發電廠開了這個先例,後續可能引發的一係列連鎖反應和模仿效應,是誰也無法預料和承擔的。
然而,三菱那套最新的、代表著國際先進水平的發電機組,對他們又有著無法抗拒的誘惑力。
他太清楚了!
絕大多數尖端技術設備都被西方嚴格限製對華出口。
能流入國內的,多半是對方已經淘汰或即將淘汰的次等貨。
即便是那些允許進口的高端設備,外方也會通過嚴苛的合同條款進行層層限製。
甚至長期派駐技術人員現場“監督”,根本不給中方任何接觸核心、進行仿製研究的機會。
而顧氏手中的這套機組....
因其特殊的違約背景,反而成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可以任由他們拆解研究的“透明”樣本,對方還無法提出任何異議。
這個機會,錯過了可能就再也不會有了。
沈長青沉默了良久,客廳裡隻剩下時鐘規律的滴答聲。
他最終抬起沉重的眼皮,目光複雜地看向顧方遠,語氣極其凝重,甚至帶著一絲無奈。
“顧老板,說實話,目前全國上下用電都非常緊張,華東地區尤甚。
我們急需大批先進的發電設備來提升產能,或者至少能通過研究先進設備來大幅提升原有設備的效率。
你們擁有的這套三菱最新發電機組,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其價值難以估量。”
他話鋒一轉,聲音變得更加低沉:“但是,您提出的這個並網條件……實實在在地觸及了國家電網運行管理的根本原則。
這裡麵的關係網絡和審批流程,複雜到超乎想象,甚至可能需要為了您這一個項目,去特地修訂或解釋某些規則,開一個前所未有的‘口子’。”
他身體微微前傾,目光直視顧方遠,試圖讓對方理解其中的巨大風險。
“不出事,一切風平浪靜,或許大家都能相安無事。可一旦……
我是說一旦,您的電站在並網運行後出現任何重大的安全事故,或者對主網穩定性造成了衝擊。
這個責任……沒人背得起,誰也承擔不了這個後果。您……明白我的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