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當時政策突變,航運市場跌入冰點,船隻難以售賣,廠裡資金鏈瀕臨斷裂。
他才迫不得已,親自接待了那個當時還不到二十歲的少年。
誰能想到……
當年那個為了幾千塊錢運費,能跟他磨半天嘴皮子曹平安),最終隻買了一艘小船的青澀少年。
在短短幾年時間裡,竟然會以如此驚人的速度崛起....
如今已然成為了他需要仰望、甚至關乎全廠上下萬餘名職工飯碗的絕對重要存在!
楊德勝見顧方遠的視線投向了泊位上那些整齊停靠的船隻,
他立刻抓住機會,上前一步,伸手指向那片最為醒目的船隊,語氣中帶著自豪介紹道:
“顧老板,您看那邊!那些都是已經完成下水、經過嚴格試航檢驗的合格船隻。
您一年前訂造的第一批,十艘5000噸級的散貨船,已經全部建造完畢,各項性能指標均優於合同要求,隨時都可以進行交接,投入運營!”
沒錯!
顧方遠這次親自前來,主要目的就是查驗他在一年前投入重金訂造的這批新船。
5000噸級,這個噸位是經過精密計算的。
也是長江航道南江市到上海段,在現有條件下能夠容納並高效通行的最大噸級船舶。
經濟效益最高。
兩年前,小崗村生產出口的商品還主要以罐頭、服裝等體積相對較小、易於堆疊的貨物為主。
那時即便船隻小一點,通過精心配載,一次性也能運走大批商品。
但隨著他的產業帝國迅速擴張.....
尤其是即將大規模涉足家電行業,電視機、塑料配件等大件商品。
由於體積龐大,且對運輸過程中的穩定性和防護性要求極高,裝配和運輸,就絕不能像以前運送服裝那樣“湊合”和“馬虎”。
更大、更專業、運載能力更強的船隻,早就勢在必行。
正因為顧方遠對未來有著極其清晰和長遠的戰略規劃。
他才能做到未雨綢繆,讓運輸能力提前一步安排到位,確保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能順暢銜接,支撐起他龐大的商業野心。
看著塗裝統一、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嶄新船隻...
顧方遠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微微頷首。
“楊廠長,這批船先不說具體的建造質量和最終性能數據如何,單就‘按時交付’這一點,你們已經做得非常出色,讓我十分滿意。”
他語氣誠懇地說道,隨即表明了今天的來意,“我今天過來,首要的事情就是把這批船的尾款一次性支付清楚。
至於正式的驗收工作,可能還要再等兩天,到時會由曹平安帶人過來驗收。”
他很清楚,購買船隻絕非在商店裡買普通商品那樣簡單。
需要進行一係列嚴格的專業檢測,包括船體結構、動力係統、導航設備、載重測試等等,隻有全部數據合格,才算真正完成了驗收。
專業的事情,必須交給專業的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