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急需的是一個能短時間內就見成效、能迅速產生巨大影響力的項目。
突然,他腦中靈光一閃。
想到了一個產品——“去省城投資一個紅牛飲料廠怎麼樣?”
他身體前傾,語氣帶著試探和興奮,“省城這兩年經濟發展快,市民和工人的消費能力提升了不少,對這類提神的功能飲料需求肯定小不了!
生產出來的紅牛飲料也能就近消費,輻射全省甚至鄰省。你看……這個項目,能成嗎?”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顧方遠,等待著他的答複。
白敬亭確實去小崗村參觀過紅牛飲料廠。
那廣闊的占地麵積、全封閉的現代化廠房、光潔如鏡的綠色環氧地坪、穿著全套防塵防菌工作服的工人、以及那條幾乎看不到人操作的全自動流水線……
無不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高科技”印象。
先不說實際效益如何,單就這第一眼的觀感,絕對是頂尖高科技行業的派頭!
這樣的項目若能落地省城,絕對稱得上是一等一的標杆性大廠,足以成為他履新後最亮眼的政績之一。
屆時,他在省政府內部說話的份量,自然也能增添不少底氣。
顧方遠豈能猜不到白敬亭此刻肚子裡的這點小九九?
他無奈地笑著搖了搖頭,潑了一盆冷水。
“老白,你的想法是好的。但你知道我們現在的紅牛飲料廠,一條生產線的年產能是多少嗎?”
“多少?”白敬亭下意識地反問,他還真沒具體了解過這個數據。
作為政府官員,他通常更關心企業投資了多少錢、能帶來多少稅收和就業。
至於具體的產能細節,那確實不是他需要關心的範疇。
顧方遠也沒賣關子,直接公布了答案。
“一條全自動生產線,年產能在6億瓶以上。我們現在已經有2條這樣的生產線在滿負荷運轉,年總產能就是12億瓶。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他身體前傾,目光帶著理性的分析:“如果我現在再為了你去省城投資建設第三條生產線,那麼多出來的至少6億瓶飲料,我賣給誰?
國內市場短時間內根本消化不了這麼巨大的增量,恐怕也隻有印度那種人口規模的市場才有潛力。
但問題是,他們會買我們的‘紅牛’嗎?渠道開拓、品牌認知都是巨大的挑戰。”
他接著又拋出一個更現實的技術難題:“另外,最關鍵的是,我們現有的鋁罐灌裝生產線,核心設備是由日本三菱公司提供的。
現在我們已經和他們徹底鬨翻,我想買新的生產線,隻能另尋他家,重新談判、考察、定製、安裝、調試……
這絕非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事情。所以,不是我不願意投,而是客觀條件目前不允許。”
白敬亭聽著,眉頭越擰越深,幾乎成了一個疙瘩。
他無意識地用拳頭揉搓著另一隻手的手掌,心情變得略顯急躁和失望。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認為最合適、最能撐場麵的項目,背後竟然存在著如此現實的產能和市場瓶頸。
“那……那怎麼辦?”他有些一籌莫展,下意識地將求助的目光投向顧方遠。
語氣甚至帶上了一點請求的意味,“要不……方遠,你給我出出主意唄?你腦子活,見識廣。隻要事情能成,算我白敬亭欠你一個天大的人情!”
喜歡1980紅頂商人請大家收藏:()1980紅頂商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