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坦誠地看向顧方遠,帶著請教的口吻問道:
“小顧啊,你是咱們省私營企業的代表人物,經曆豐富,眼光獨到。對於眼下國企和私企之間越來越突出的這些矛盾,你怎麼看?有沒有什麼兩全其美的想法或者建議?”
顧方遠心裡其實很想吐槽一句:‘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甚至乾脆不看’.....
因為這個問題,本質上就像那個經典的“媽媽和老婆同時掉水裡先救誰”的難題一樣。
無論偏向哪一邊,都可能引發另一邊的強烈不滿,怎麼做都似乎難以完美。
可對方畢竟是省長。
如今放下身段,主動上門來探討求教。
這無疑是一個絕佳的送人情、建立更深層次信任的機會,他又怎麼可能輕易錯過?
於是,他收斂了玩笑的心思,臉上露出認真思索的神情。
手指無意識地捏著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沉吟。
小院裡一時間安靜下來。
隻有晚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和廚房裡隱約傳來的切菜聲。
魏老爺子也眯著眼,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並不插話。
數分鐘後。
顧方遠猛然抬眸。
目光清亮地看向古天明。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個看似簡單卻直指核心的問題:
“古伯伯,在您看來,或者說,在國家未來的藍圖中,究竟什麼是‘國企’?它的本質和定位應該是什麼?”
古天明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得愣了一下。
如果僅僅按照字麵上的意思去理解....
國家投資創辦、政府控股的企業就是國企。
但他知道,顧方遠既然在這個節骨眼上拋出這個問題,其深意絕不可能如此膚淺。
他仔細斟酌了一下,結合自己的理解和顧慮回答道:
“小顧,你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一些。你是指……利用政府的行政權力,去人為地乾預、調節國企和私企之間的市場競爭,比如在資源分配、市場準入或者人才流動上向國企傾斜?
這樣做,短期內或許可以緩解矛盾,但問題是,如果政府乾涉過多,必然會破壞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形成新的壟斷和低效,這也違背了我們正在努力融入的國際自由貿易原則和精神。
從長遠看,尤其是對我們未來的國際貿易,會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他這番回答,顯示出了他並非固步自封的官僚,而是對市場經濟和國際貿易規則有一定認知和思考的。
這幾年,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他確實惡補了不少經濟學方麵的知識。
雖然談不上精通,但大的原則和方向是把握住了。
這番話也讓顧方遠對古天明刮目相看,心中更多了幾分敬意。
果然!
能做到封疆大吏這個位置的人,絕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顧方遠自己是重生者,擁有前世通過互聯網獲取的全球視野和信息優勢,所以能輕鬆了解國外的動態和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