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方遠聞言,立刻笑著朝魏老爺子高高舉起了大拇指。
語氣充滿了敬佩:“魏爺爺,您真是慧眼如炬!都說薑還是老的辣,我這點上不得台麵的小算計,在您老麵前,簡直就跟透明的一樣,被您看得清清楚楚!”
古天明坐在旁邊,硬是愣了好幾秒鐘。
大腦才完全消化和理解了這個看似簡單,卻極其精妙的邏輯鏈條。
這種利用政府公信力和領導乾部示範效應,來進行品牌宣傳的方式。
在他以往的認知裡,簡直是聞所未聞,堪稱鬼才般的想法!
不過仔細一想...
他也就明白了為什麼以前沒人這麼乾。
以前的國有企業都是計劃經濟體製下的產物,產品統購統銷,根本不屑於也不需要做什麼廣告宣傳。
而改革開放後湧現的私人企業,在初期大多還處於小心翼翼、觀望風向的階段。
見到政府官員如同老鼠見了貓。
生怕政策突然收緊,把他們當“資本主義尾巴”給割了。
躲都來不及,哪裡還敢主動湊上來提什麼“捐贈”的要求?
更彆說構思如此大膽的宣傳策略了。
也隻有像顧方遠這樣....
本身已經積累了相當實力、對政策方向有清晰判斷、並且機緣巧合之下能與自己這樣級彆的領導直接對話的民營企業家,才會誕生出如此奇特而又有效的合作想法。
而這次,恰恰是因為自己主動上門求教,才陰差陽錯地促成了這次機會。
想到這裡....
古天明心中也不禁感慨,時勢造英雄,思路決定出路啊!
不過,這件事畢竟涉及到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牽一發而動全身。
古天明作為一省之長,考慮問題必須周全。
他擔心若是有人故意曲解或者挑明此事背後的商業邏輯,必定會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留下閒言碎語,認為政府與商人勾結,有損政府廉潔公正的形象。
顧方遠察言觀色,好似猜到了古天明心中的顧慮。
他放下茶杯,語氣平和但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坦蕩,主動挑明了這個話題:
“古伯伯,您是不是在擔心,這麼做可能會引來非議,有損政府的清譽和形象?”
“沒錯!”古天明見顧方遠主動提起,便也不再回避,鄭重地點了點頭,將自己的擔憂和盤托出。
“小顧,不瞞你說,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運作得好,自然是好事。
但如果被一些彆有用心的人揪住不放,上綱上線.....
完全可以扣上一頂‘以權謀私’、‘官商勾結’,利用政府資源為私人企業打廣告的大帽子。真到了那一步,影響會非常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