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悄無聲息地退出了辦公室,並輕輕帶上了房門,顧方遠知道,該進入正題了。
他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浮起的茶葉,卻沒有立刻喝。
而是重新放下,目光轉向方台長,臉上笑容不變,語氣卻多了幾分正式:
“方台長,實不相瞞,我這次冒昧前來,是為了春晚廣告位的事情。”他開門見山,但措辭十分講究,“之前我聽葉家的朋友提起,說咱們央視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會首次嘗試提供商業廣告位。
後來我又特意跟餘記者通了電話,確認了這個消息。
這不,一得到確切消息,我就立刻把手頭的事情安排好,急急忙忙趕來了北京,生怕錯過了這個機會。”
他微微前傾身體,做出一個懇切的姿態,問道:“方台長,不知道現在這個時候,再想來商談購買廣告位,還來得及嗎?”
這番看似普通、甚至帶著點急切詢問的話語,實則綿裡藏針,包含了好幾層不易察覺的深意:
其一,看似不經意地提到“葉家”,是在隱晦地傳遞一個信息——我顧方遠不僅僅是一個來自江南省的外地商人。
我在北京同樣擁有自己的人脈網絡,而且是像“葉家”這樣有分量的家族。
這是在為自己增加談判的籌碼和底氣。
其二,強調“急急忙忙趕來北京”,是在凸顯自己的誠意和重視程度,表明我不是來隨便問問,而是帶著極大的決心和行動力。
其三,用“購買廣告位”這個說法,並且詢問“是否還來得及”。
其實是委婉地表明:我知道已經有人比如康巴絲)拿下了廣告,但我希望還能有機會參與進來,分一杯羹,而且,錢不是問題。
方台長能在這個年紀坐到央視台長的位置,政治嗅覺和人精程度自然非同一般。
他幾乎是立刻就捕捉到了顧方遠這番話表層意思之下的潛台詞。
尤其是那個“葉家”,像一根細微的針,輕輕刺了他一下。
他臉上熱情的笑容不變,但眼神深處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審慎。
他身體微微向後靠了靠,手指無意識地在光滑的沙發扶手上輕輕敲擊了一下。
然後才笑著開口,看似隨意,實則精準地抓住了他最為關心的那個點:
“顧老板果然是年輕有為,消息靈通啊。”他先捧了一句,然後話鋒微妙地一轉,帶著探究的意味,“不過,您剛才提到的這個‘葉家’……不知道具體是指哪一位?
嗬嗬,京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姓葉的同誌也不少,說不定還是我認識的老朋友呢。”
對他來說,廣告費多一筆少一筆,固然是成績,但並非最緊要的。
反倒是這背後盤根錯節的人際關係,必須第一時間搞清楚、弄明白。
防止在不經意間得罪了某位大佬而不自知,那才是真正的麻煩。
摸清對方的底牌和倚仗,這樣才不容易得罪人。
“葉家,葉皓!現在正在南江市擔任市長。”顧方遠回答得沒有一絲猶豫,清晰而肯定地將葉皓的名字和職務報了出來,語氣自然得像是在說一位熟識的老友。
他心中早有盤算。
反正葉皓親口說過,若在北京碰到麻煩可以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