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
當妙法離開東興城,來到南都地界的時候,他就被南都官方發現了。
不過南都官方並沒有馬上出麵攔截他,而是派遣了高空無人機緊密監視,包括他在南都城外遇到的人,也有不少是官府的人。
妙法看了南都城外的諸多產業,主要是農牧業和礦業等等,希奇是沒什麼希奇的,但妙法也知道,南都的科技水平不是南詔國能比的,哪怕是南詔國的水熱條件比南都好很多,產量也沒法比,雙方的科技水平不是同一個層次的。
科技水平和人口數量的關係很大,普通凡人都需要衣食住行,沒有足夠的糧食,哪來的人口繁衍,現在的南詔國雖然不缺糧食,但以後人口爆炸後肯定缺的。
一路來到了南都城外,一隊人馬已經在這裡等著他了,為首之人正是總督石揚的秘書長石嶽。
在夏國的體製中,總督的秘書長權力很大的,妥妥的就是高層,不是普通的秘書,石嶽親自在這裡等著妙法,足可見南都對他的重視。
“阿彌陀佛,幾位施主是在等小僧嗎?”
“大師如何稱呼,在下南都石嶽”
“石嶽施主,小僧法號妙法,俗家名字叫做艾誠”
“妙法大師,不知道大師萬裡迢迢的來南都作甚”
“回鄉,探親,祭祖”
“大師是南都人?”
“南都西關區鼓樓街道,我的祖籍就在那邊,如果我父親沒記錯的話,艾家的宗祠做得很漂亮,他捐了一百萬夏國幣”
“看來你父親出國很多年了”
“算上小僧,家中五代人出國經商了”
“是嗎,那大師也算是世家大族了,怎會出家,而不是以振興家族為己任”
石嶽說道,這話就有些譏諷的味道了,夏國可不會搞什麼封建宗族,都是以振興家族為榮耀的。
“石嶽施主,出家在家,都和家族與國家興旺,家祖艾鋒當年從南部諸國經商,恰逢夏國立國大戰,也是募捐大量錢財回國助戰的,家中尚佛,當年有不少子弟出家為僧,也曾紛紛放下佛經,拿起刀槍,和外國侵略者作鬥爭,夏國為此還為家祖賜碑賜匾,就放在艾家祠堂之中”
妙法不卑不亢,讓石嶽吃了一個軟釘子,他也想起,艾家的確是南都大族,族中多俊傑,而且也為夏國立過大功。
“既然如此,那麼我就沒有攔著大師的理由的,不過我還是醜話說在前頭,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夏國律法曾經嚴令禁止,宗教人士在非宗教場所傳道,而大師是在南詔國出的家,更不是我夏國的宗教人士,所以大師決不允許在南都傳道”
石嶽冷笑一聲,南都這邊早就預料到龍骨寺還會派人來,而且絕對是高手的那種,所以南都這邊也製定了策略。
擋是擋不住龍骨寺高手的,所以他們隻能采取特彆的辦法,他們拿龍骨寺僧人沒辦法,可是拿南都的普通人有辦法啊,不讓你在公共場所傳道,就幾乎斷了他們的根基,可以把他們限製得死死的。
如果龍骨寺的人非要硬來,那就好辦了,南都的宣傳機器啟動,完全可以把他們往妖僧方向抹黑。
“阿彌陀佛,這是小僧應該做的,必當遵守南都律法”
妙法回答道,但他也在心中暗道,這南都果然是不好傳道,難怪妙嗔師弟都在這裡栽跟頭了。
隨後石嶽也不攔著了,親自陪同妙法進城,進城第一站就是艾家的宗祠,此時艾家那邊也收到了消息,有一些族老出現,陪同妙法。
宗祠祭祖,一係列的程序完成之後,艾家的人就走了,沒有一人招呼妙法,更彆說是留宿了,妙法隻能去尋找寺廟掛單落腳。
但沒想到南都的所有寺廟都收到了消息,拒絕妙法掛單,理由很簡單,妙法沒有南都的戶籍,不是南都人,不接受。
這讓妙法差點破防,他堂堂元嬰期佛修,難道也要淪落到露宿街頭的境地嗎?
不過妙法佛法精湛,很快調整了心態,他想著去南都街道上化緣,不過剛開始就被阻止了,南都的城管直接拿出南都律法,宗教人士不得化緣乞討。
妙法被逼急了,隻能隨便找了一個地方,反正他不用吃飯也不怕風吹雨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