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王府,後院涼亭
待得送走兩位大儒之後,大儒孟軻便出現在了這涼亭之中,而此前滿臉愁緒的鄭王姬和,卻是早就在這裡等著了。
將手邊的清酒,給自己的老師倒上一杯,雙手敬上,鄭王姬和這才笑著開口說道:“老師,勞煩您為弟子遮掩了!”
看著手中的清酒,孟軻著實有些無奈,誠然,對於太子和鄭王之間的關係,他從一開始便是知情的。
再說的直白點,不光是鄭王殿下,就連穎王殿下,英王殿下,他們拜的老師,也都是提前商議好的。
而這個提出人選的人,並不是皇帝陛下,也不是丞相大將軍什麼的,反而就是那位外界傳言,被廢了十年的太子姬牧。
清流扶仁,文院護強,軍武授勇。
於是乎,他這位清流之首,便成為了走仁道的鄭王之師,而文首公車羊,成為了強權之路的穎王之師,大將軍魏奚,也就成為了軍武一途的英王之師。
也正是這種布局,大晉帝國之中,才會有了所謂的三皇之爭,可問題是,這些布局和力量,在麵對太子姬牧的時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啊!
太子姬牧,隱匿十年之久,雖然於大晉外界,名聲不顯,但,他所學所做之事,他們這幾個人,可都是看在眼裡的。
天命儲君,位格本就淩駕於諸位皇子之上。
十年隱匿,於祭酒公叔敖麾下,修帝王之術。
於國事清虛座下,練武道殺心。
加之皇帝和丞相趙鞅的傾囊相授,可以說,十年積澱之後的太子殿下,在整個大晉之中,都近乎於沒有任何短板了。
麵對這樣近乎完美的儲君,說實話,彆說其他人了,就算是他們這些老家夥,也都是有些絕望的。
“和兒,十年了,你走仁道這條路,已經整整十年了,如今,太子強勢回歸,若是你累了的話,是可以抽身離開的。”
“為師無能,不能扶持你真正登上那個位置,但就憑借這張老臉,還是能夠為你要一個安逸的。”
“太子殿下雖然強勢霸道,但對於你們幾個弟弟,也算是極好,若是你們。。。”
“老師,夠了,不必再說下去了,這條路,乃是大哥所定,不管如何,弟子都會走下去的。”
“說起來,不光是弟子了,恐怕就連老三那邊,其實也是一樣的,吾等都不會忤逆大哥的,哪怕是他此後,真的會對吾等做些什麼!”
“當然,以大哥對我們的寵愛,他也絕對不會允許任何人傷害我們的,不是嗎?”
說到這裡,鄭王姬和的眼前,忽然浮現出當年的場景了。
一個不過六歲的孩子,雖有大哥之名,但也不過是是個孩子罷了。
可是,就是這個六歲的大哥,他卻護住了自己的弟弟,哪怕是要和皇貴妃對壘,也在所不惜。
那一句大哥會永遠護著你們的話語,儘管過去了十多年,但每一次想起來,鄭王姬和還是感覺到濃濃的幸福感。
“哎,癡兒啊,不過,你既然決定了,為師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麼,好好的走你的路吧,既然選擇了相信,那就一直走下去吧!”
“太子殿下何等雄主,他不會對你們這些弟弟做什麼的!”
“也許,和兒你真的能夠憑借此路,走上另一種巔峰呢?”
聽到老師的話,鄭王姬和也是忍不住笑了起來,他緩緩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鄭重的朝著自己的老師,恭敬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