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洶湧的河流之中,葉璃隨著河流漂泊,不知道被卷到何處。
漸漸的,他顯出一絲困倦之意,閉上了眼睛,但他的身體卻仍然在被劍意護住,隨波逐流。
他的腦海裡卻是不斷地湧現出兩個場麵。
一個,是先前在絕情穀之中,他和江黎拚命死戰,最終斬殺了江黎。
另一個,是在守望長城之上,他握著靈淵劍去殺那些妖獸。
雖然兩場場架,可對於葉璃來說,卻是很不平常......
先前,他為了心中的道義,拿起劍與江黎死戰,打得是魔道修士。
後來,他同樣是為了心中的道義,麵對妖族大軍,選擇了拿起劍去抗爭,選擇了去拚命。
雖然,他都化險為夷了,可卻仍舊不能忘懷。
倒不是因為戰鬥有多凶險,敵人有多強大凶殘,而是因為他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這些日子,他看到了另一種世道,一個不同於他在書中,在長輩口中聽到的世道。
在書中的描述裡,世道永遠是向上發展的,犧牲永遠是會有回報的,努力一定是能夠達成目標的,爭議是一定能戰勝邪惡的.......
但是現實,卻是十分不同,一切都似乎倒轉過來了。
對於這個少年,這是一個很殘酷的事情。
雖然他嘴上不說,但是對於這個真實的世道,他失望極了.......
老孫頭為了尋找自己的孩子,求上了趙家的門頭,祈求那些大人物大發善心幫他,殊不知,他的孩子就是他眼裡的大人物,道長,神仙殺的。
後來,他知道了這一切,找上了江黎,陷入了複仇的深淵......
還將越來越多的苦命人拉入了深淵,變成了一具具行屍走肉,又成為了吃人的惡魔。
葉璃無論怎麼想,都不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為什麼好人會變成這樣,變成一群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他們到底也沒有對那些大人物造成一分一毫的損害,而是去欺負那些和他們一樣的苦命人,因此即便葉璃拿出劍來殺了他們,把他們殺得乾乾淨淨,葉璃也不會有絲毫的愧疚。
即便是再同情,葉璃也會說一句,該死!
殺了人,犯了錯,就該死!
你若是去報仇倒也罷了,若真是那樣,葉璃非但不會阻止,或許還會拔出劍去幫他們去報仇,可偏偏非要去讓那些毫無瓜葛的人,讓那些人流離失所,妻離子散。
但是反過來,真正該死的人,卻不隻是他們,還有那些將這些底層人視為草芥的大人物。
在書裡,好人是好人,壞人是壞人,很容易分清楚,而現實生活中,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
老孫頭是好人嗎?顯然不是。
他是壞人嗎?又似乎不太對,至少不是葉璃以前腦海裡認知的壞人。
這世上的壞人,隻怕有九成九都是這樣的.......
葉璃從來不是什麼悲憫天下的聖人,但也確實同情老孫頭。
他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他隻是一個苦命人。
就像老孫頭一樣,底層人中,有很多都不是善良的人,有很多人都貪小便宜,狡詐,無情。
但他們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是誰讓他們變成這樣的呢?
是這個世道,是那些大人物,是那些視底層人為草芥的人。
那些人高高在上,從小熟讀經書,經論子集說的頭頭是道,偏偏要去欺負那些底層的生存都十分艱難的人,這難道不是比那些陷入深淵卻又要把彆人拉進去的更可惡?
喜歡魔頭求道請大家收藏:()魔頭求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