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縣一片良地,張員外一家百口人,都是葬在這裡。
張員外活著的時候,其善名永安縣皆知,受他恩惠者不知多少。
死後他的家產也無人敢亂動,那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動張員外家產,那就是與整個永安縣民眾作對。
寧易站在墓碑前,上了香,恭恭敬敬鞠躬,又是將買來的桂花糕小心翼翼放下,祭祀亡者。
“員外,我過去多受你照顧,當時災難發生,我隻是一弱小書生,沒有能力救你於水火之中,唯一能做的便是發下誓願,為你一家報仇。”
“受你泉下保佑,沒想到我恰逢其會,正好遇到了殺害你全家的凶手,如今我將他頭顱割下,告慰你在天之靈!”
說著,寧易將一被寒冰凍結起來的人頭,放在張員外墓前。
王文華見到人頭麵貌,受到驚嚇。
這、這不是那個黃安易麼?
當初在魔淵中救了他們這些弟子的那位師兄,竟然是寧師叔?
想到當初魔淵中,寧易那一手讓人震驚的‘南火焚道訣’,王文華又是下意識的往後退了一步。
他心中叫苦不迭,自己……自己過去怎麼就得罪了這樣的絕世天驕!
隻希望他大人大量,不會在意自己這小小弟子。
寧易再次三鞠躬。
當初自己差點餓死,張員外給他食物和水,救了他的命。
如果說那是因為係統原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之後張員外一直對他照顧有佳,還想要幫他書籍出版,賺取更多錢財,好有餘力繼續學習考取功名。
這份不求回報的恩情,才最是讓人動容。
寧易身後,永安縣縣令賠著笑臉:“小寧先生,張員外在縣內早就被立了生祠,那些修建的橋和路,碑上還刻著他的名。”
“小寧先生放心,張員外一家受了香火,每到清明時節,都會有人來祭拜的。”
寧易斬殺第二頭蛟龍的地方,就在永安縣外二十公裡,消息早就傳到了縣內。
縣內一直流傳,說什麼寧易是仙人謫塵,漫天劍光,劈斷通天江,蛟龍授首,傳的是越來越邪乎。
一頭興風作浪的惡蛟,寧易將其輕易斬殺,這添油加醋一番,都能寫進誌怪小說了。
縣令比一般人更有見識,他更能知曉寧易實力,尤其對方還有聖地弟子身份,這份善緣,他上趕著要抱住。
況且,
他偷偷瞥了一眼站在寧易身旁,美貌非凡的少女,那可是當朝公主啊!
“張員外為人良善,他的錢財就用在縣裡附近修橋鋪路,改善大家生活,想來張員外九泉之下,知道自己財產用在這裡,也會拍手稱讚。”
“而那些田地,便由縣裡派人管理,若是遇到貧困家庭,也可讓他們開墾,給自己留一份口糧,少些悲劇。”
“永安縣也是我家鄉,離道宗並不遠,閒來無事我也會回來看看。”
張員外的財產現在都是無主之物,與其被官府收走,不如用來修橋鋪路,想要富,先修路嘛。
而寧易最後那番話,也是強調自己身份,讓縣令不敢貪墨。
在雍州地界,有的時候聖地的名字,可比皇帝還管用。
“在下曉得,還請小寧先生放心,若是縣內民眾知道小寧先生大義,一定也會給小寧先生立生祠的。”
縣令連忙謙卑說道。
寧易搖了搖頭:“我也隻不過是慷他人之慨,和張員外還是比不了。”
雖然寧易不當回事,但縣令可不敢怠慢,想著之後要把寧易善舉傳開,讓永安縣人人稱道。
衣錦還鄉,不就是人生奮鬥的目標之一。
安排好了這些事,寧易隻覺得自己念頭愈發通達,他轉過身對眾人道:“走吧,我們前往幽州!”
此時他的話,說一不二!
……
一行人馬不停蹄,十日後,到了幽州地界。
又行七日,終於是接近了他們的目的地——千嶂關!
喜歡每月可以許願,道宗聖女淪陷請大家收藏:()每月可以許願,道宗聖女淪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