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藏不住的秘密,讓聖祖動心?_每月可以許願,道宗聖女淪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每月可以許願,道宗聖女淪陷 > 第200章 藏不住的秘密,讓聖祖動心?

第200章 藏不住的秘密,讓聖祖動心?(2 / 2)

天命玄女應該知道的更多,但那個女人若是不願意說,自己也逼不出來,還是先從青嬋這裡探聽點消息吧。

洛青嬋輕輕點頭:“外祖母告訴我說,‘凰’族與玄鳥一族一樣,都是上古神聖,我們本不屬於這裡。”

“凰族與玄鳥一族曾為了奪取某樣東西,互相鬥法多年,最終凰族敗給了玄鳥一族,那件東西也被玄鳥一族奪走。”

“但凰族並沒有放棄,千年來一直都在謀劃,試圖把那件東西奪回來。”

“身為凰族的一員,我們本就和玄鳥一族是世代仇敵,玄女師姐不喜歡我也很正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甚至……玄女師姐已經很溫柔了,她明明有著那麼強的實力,卻沒有對我做什麼,青嬋對玄女師姐已經是很感激。”

寧易看著洛青嬋那對玄女感謝的表情,心下無語。

那是因為青嬋你不了解那個女人啊。

她之所以沒有對你做什麼,是因為她心高氣傲,覺得你不是什麼威脅,根本沒把你看在眼裡。

從玄女對待洛青嬋的態度就能看出來,她是真的把洛青嬋當做小透明。

但若有一天,洛青嬋成長到能夠威脅玄女,以那個女人的性格,很可能就要來找青嬋的麻煩了。

不過以青嬋的天賦和實力,真有能威脅到玄女的那一天嗎?

不,也不能這麼想,青嬋萬一得了什麼大機緣,那還真有可能,就比如那道‘氣’。

寧易低垂著頭沉思,從洛青嬋這裡,他沒得到什麼太有用的消息。

這些內容,和玄女當時說的也差不多。

自己唯一能知道的,就是凰族和玄鳥一族曾互相爭鬥奪取某個東西。

那個東西什麼,自己不知道,看青嬋的樣子她也不知道。

唯一知道的是,這個東西和道宗的那件不是同一個。

這凰族到底在乾啥?怎麼一直在搶東西,甚至還把自家東西給弄丟過。

寧易很快,就是在其中發現了一個問題,他問道:“既然這是凰族,是你的外祖母要求你去道宗拿回來的,那這和你的父皇有什麼關係?”

“難道是你的外祖母與你的父皇合作,隻要他能幫助你們凰族得到那件東西,你們凰族就支持你父皇之類的?”

這是寧易唯一能想到的原因。

青嬋是元和帝借用大周與聖地的關係,強行塞進道宗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不會讓人懷疑,在皇帝配合下,世人才會覺得理所當然,就連道宗都沒發現這有什麼問題。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外祖母是答應了父皇,願意助他。”

猶豫了一下,洛青嬋又是道:“……其實父皇最開始是很厭惡我們凰族的,因為外祖母曾經騙了父皇。”

“這是怎麼回事?”

寧易覺得今天自己聽到的秘辛夠多的,反正現在也沒事,他便是拉著洛青嬋坐在了椅子上,喝著茶聽她講故事。

洛青嬋把凰族算計大周皇室,以及母親被打入冷宮的原因,都告訴了寧易。

‘原來是這樣,這才是洛青嬋的母親失寵的原因,外麵一直對這位靜妃為何會失寵感到疑惑。’

‘元和帝並不是一個熱衷美色的人,也沒再去寵愛過某個妃子,但靜妃這個曾經受寵的妃子,卻莫名其妙的打入冷宮,讓人心中猜測。’

寧易若有所思。

如果這一切有凰族的算計,那就說的通了,皇帝這個位置,最厭惡的就是自己被騙,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發生。

這會讓他有正在失去權力的恐慌。

“但是我覺得,父皇也不是完全因為外祖母答應她,願意支持她才會進行配合。”

“在我取回了那件東西後,父皇曾找過我,讓我和他去做一件事。”

寧易問道:“你父皇是讓你做什麼?若是青嬋你不能說,那就算了。”

洛青嬋搖了搖頭:“我不想再瞞著師兄,又有什麼不能說的。”

“父皇告訴我,在過年時,讓我陪他一起去‘九五樓’祭祀‘九鼎乾坤’,他說要讓聖祖看一看那道‘氣’。”

“他想要用那道‘氣’,換取聖祖對他的支持。”

寧易聞言心中大震。

那道‘氣’到底是什麼,竟然會讓聖祖都能動心嗎?

元和帝身為皇帝,絕不會無的放矢,他既然這麼說,就說明一定有把握。

聖祖雖然是大周皇室先祖,但他千年來一直不管事,這可能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聖祖早就超凡脫俗,對這些俗事不感興趣了。

元和帝竟然相信,那件東西能讓他換取聖祖對俗事的支持?

元和帝想要什麼,寧易心知肚明,他想要的是集權,是更大的皇權,而這就會涉及到天策府。

天策府是大周的根基不能動,但同時天策府又奪取了太多的權力,讓皇帝都變的可有可無。

憑元和帝一人,哪怕他再有能力,也就是能和天策府分庭抗禮,但如果有聖祖支持就不一樣了,他可能真能奪回最大的皇權!

這裡麵的水,好深啊!

喜歡每月可以許願,道宗聖女淪陷請大家收藏:()每月可以許願,道宗聖女淪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