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商管?”能雪與卜蘿幾乎同時脫口而出,聲音裡滿是疑惑。
計瑩微微一愣,眼神中透出些許茫然,她或許尚不清楚這其中的深意,但能雪與卜蘿卻心頭一震——
她們深知,在當前的組織架構中,根本不存在這樣一個機構。它仿佛憑空出現,像是從未來的藍圖中提前撕下的一角,突兀地展現在眼前。
卜蘿很快意識到,這絕非一時興起,而是空無又一次將視野投向遠方。他總能在眾人尚在原地徘徊時,便已站在山巔,勾勒出尚未誕生的輪廓。這種前瞻性,既令人敬畏,又令人著迷。
空無的聲音依舊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古村商場、都市牧場,還有北都那幾十處沿街商業門麵……
這些資產分散各地,各自為政,由不同的人臨時管理,效率低、標準不一,長期下去隻會稀釋品牌價值。”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三人,“既然如此,何不整合資源,成立由集團控股的‘古村商管’?”
他繼續闡述,語氣中透出戰略家的冷靜與建築師的縝密:“這家公司不隻為管理而存在,更要成為古村商業生態的核心引擎。
咱們可以組建專業團隊——涵蓋運營、招商、品牌策劃、空間設計、數字化管理等多個維度,實現標準化、係統化、可持續化的運營模式。
未來的商業布局,不該依賴個人能力的偶然性,而應建立在製度與團隊的必然之上。”
能雪聽著,眼中逐漸亮起光芒。她忽然明白,這不僅是管理升級,更是理念的躍遷——
從“人治”走向“機製驅動”,從零散經營邁向品牌化、規模化發展。古村商管,或許將成為連接鄉土記憶與現代消費的橋梁,讓傳統村落的商業潛力,在專業運作下煥發新生。
房間陷入短暫的沉默,每個人都在腦海中勾勒那個尚未命名卻已初具輪廓的未來。
空無站起身,走到窗邊。暮色中,遠處山脊上一座廢棄的夯土建築輪廓若隱若現,那是一處遺址,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驛站,如今卻被藤蔓與時光封存。
“我們不隻是管理商鋪,”他低聲道,“我們要讓每一扇門後都有故事可講。”
能雪心頭一震——她忽然看見那些村落被喚醒:青石巷裡飄著草本香氛的精品民宿,老祠堂變身數字藝術展廳,曬穀場成了露天市集,每周末上演非遺手作與電子音樂的奇妙共演。
卜蘿已拿出平板,勾畫組織架構圖,嘴角微揚:“商管公司下設‘文化資產部’,專責挖掘村落記憶,轉化為可消費的沉浸體驗。”
計瑩也豁然開朗,輕聲接道:“比如,讓村民成為品牌代言人,用口述史做直播,賣的不隻是貨,是時間的溫度。”
窗外,最後一縷夕照落下,夜色如輕紗籠罩牧場。某種比商業更深遠的東西,正在悄然蘇醒——那是土地與時代對話的契機,而古村商管,正是那座正在搭建的橋。
喜歡空無之路請大家收藏:()空無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