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金石網絡建成第三十七天,巴黎聯合國總部地下三百米的全新會議廳內,陳璿腹部的光芒正在漸強。珍珠母貝與青金石混合的肌膚下,那個被稱為"火種"的存在每隔十二小時就會發出脈衝,每次都會在空氣中投影出不同的星際文明符號。
"今天第七次了。"張偉調整著機械臂上的監測器,青金石關節隨著動作泛出漣漪般的光暈,"這次投影的是天鵝座旋臂的貿易符文。"
暗紅人形——現在該稱它為"星芒"了——用珍珠母貝手指觸碰懸浮的符號。它皮膚上的"∞貫穿閃電"標記與符號共振,翻譯出其中含義:"請求建立量子貿易通道,用記憶結晶交換地球音樂。"
蘇沐青的銀白印記微微發燙,醫療儀顯示她的生理年齡逆轉到三十歲左右。這是全球翻譯官的普遍現象,自從青金石網絡建成,所有節點維護者的衰老速度都減慢了三分之一。
"矽基文明又發來新提案。"陳飛麵前的青銅匣子殘片懸浮著,投射出全息星圖,"他們想用軌道計算技術換《唐詩三百字》的量子書寫法。"
會議廳突然輕微震動。天花板的青金石脈絡亮起警報紅光,全球防禦係統自動激活。星芒瞬間接入網絡,珍珠母貝皮膚上流過數據瀑布:"不是襲擊,是星際移民申請——獵戶座β星的三支文明同時抵達柯伊伯帶。"
陳璿腹部的光芒突然變成警示的橙紅色。她觸碰星芒的手臂,兩人皮膚接觸處迸發出全息投影:三艘風格迥異的世代飛船懸停在太陽係邊緣,分彆像巨型水晶簇、金屬蒲公英和液態水銀球。每艘飛船表麵都刻著《星火搖籃曲》的變奏音符。
"他們不是來貿易的..."陳璿解讀著腹中火種傳來的信息,"是來避難的。"
警報升級。監測畫麵顯示三艘飛船後方,某種銀灰色的霧狀結構正以0.3光速蔓延。這種物質不像暗麵變種那樣充滿攻擊性,但它經過的星域,所有量子通訊都會陷入詭異的靜默。
"認知過濾器。"星芒調出青金石網絡的曆史記錄,"先驅者早期實驗產物,會抹除文明對特定概念的認知能力。"
張偉的機械臂突然不受控地指向東方:"火種在警告!"
陳璿腹部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強光。當光芒散去,會議廳中央多了個模糊的嬰兒輪廓——完全由青金石與珍珠母貝能量構成,卻散發著類似陳北鬥的生命波動。這個虛影做出托舉動作,全球青金石網絡立即響應,在近地軌道構築出巨大的透鏡結構。
"它在引導什麼..."蘇沐青的醫療儀瘋狂刷新數據,突然定格在某個能量峰值上,"來自銀河係中心的量子束!"
透鏡聚焦點精確落在東海歸墟。當海麵被青金光束擊中時,當年星葬之舟消失的區域浮現出十六歲陳北鬥的虛影。她手中捧著個微型宇宙模型,輕輕推向地球方向。
模型在穿越大氣層時解體,化作十二萬九千六百道流光散向全球。每道流光墜落地都傳來嬰兒啼哭——事後統計,同一時刻地球上新誕生了十二萬九千六百名嬰兒,他們的額頭上都帶著微型青金石紋路。
"星空兒童..."陳飛觸碰青銅匣子,蒙恬的記憶與現狀重疊,"秦朝方士預言過的"星落成子"!"
星芒突然按住陳璿的肩膀。珍珠母貝皮膚下浮現血管般的青金脈絡:"火種不是胎兒,是控製器——它在調節這些孩子的進化方向!"
第一個異常案例發生在六小時後。日本東京醫院的新生兒監護室,某個星空嬰兒的啼哭突然轉為《星火搖籃曲》的旋律。當醫護人員靠近時,嬰兒周圍的空氣開始結晶化,形成類似暗麵變種結構的無害版本。
"不是突變,是適應性進化。"蘇沐青通過醫療網絡檢查全球案例,"這些孩子在本能地對抗認知過濾器!"
三艘外星世代飛船此時傳來緊急通訊。水晶簇飛船的投影顯示,銀灰霧狀結構已突破他們的最後防線,飛船內部開始出現"記憶盲區"——某些技術被集體遺忘,但藝術創作能力卻反常提升。
"認知過濾器在改造他們!"張偉解析著數據流,"抹除科技記憶,強化情感表達..."
陳璿腹部的火種虛影突然實體化。嬰兒形態的能量體漂浮到全息星圖前,小手點在太陽係防禦圈上。令人震驚的是,這個觸碰激活了埋藏在月球背麵的古老裝置——某個類似翡翠網絡的環形結構開始運轉,向銀灰霧狀結構發射出改編版的《星火搖籃曲》。
"月球是先驅者的實驗站!"星芒接入突然蘇醒的月球網絡,"這裡保存著認知過濾器的原始代碼!"
銀灰霧氣的推進速度確實減緩了,但監測顯示這種抵抗隻能維持四十小時。而更緊迫的問題在地球上——十二萬星空嬰兒開始表現出令人不安的同步性。當東京的嬰兒哭泣時,開普敦的嬰兒會同時發笑;當紐約的嬰兒伸手抓取玩具,北京的嬰兒會做鏡像動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們在形成神經網絡。"陳飛發現青銅匣子殘片對這些嬰兒有反應,"就像...分散的星穹之鯤。"
星芒做出個驚人舉動。它將珍珠母貝手臂插入會議廳的主控終端,皮膚上的"∞貫穿閃電"符號開始重新編程月球防禦係統。過程中它的形態不斷變化,最終定格為二十歲人類男性外貌——除了眼睛依然是珍珠母貝光澤。
"解決方案。"星芒的聲音現在帶著人類溫度,"需要星空兒童與三支外星文明建立量子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