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要不說能回城趕緊回城吧,可彆謔謔咱大隊了。除草把秧苗拔了,收稻子把腳割傷了……每次跟他們一起乾活就沒好事。”
“……”
牛車上的漢子們不知道大隊長和書記之間的那點官司,不少跟著吐槽起了對這群下鄉知青的不滿。
王來財也不喜歡那些知青,乾活不積極還屁事多。
可如今因為自家那傻兒子,他不得不向著知青,剛要開口就被搶了話,“小……小何知青也不是故意的,人家畢竟是城裡姑娘,不認識打豬草也正常。”
說話的是一個還沒結婚的大小夥子,要說對何晴沒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此刻的他漲紅了臉。
天知道他鼓足了多大的勇氣才跟大家嗆聲的,可他不後悔。
人何知青多好的姑娘啊,長得漂亮又有文化,還從不嫌棄他們農村人。
“不會可以問啊,沒有這金剛鑽就彆攬瓷器活!”其中一個結了婚的漢子可理解不了這大小夥的愛慕之心,嚷嚷道。
“就是,沒聽人大夫說要不是三子處理及時,這些豬怕是活不過明天了。”
侄子的功勞,必須讓大家時刻謹記著。
“對,三子的功勞大,咱們可不能忘了。”
王來財是個能屈能伸的,知道此刻隻能捧著遲有糧,見大家情緒緩和了些,他才轉了話鋒。
“他們知青都是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想來小何知青也不是故意的,咱要給她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大家都沉默了,豬又沒死,即便死了,他們也不能把小何知青送去改造。
不過心裡還是憤憤不平,覺得有這些知青在早晚是個禍害,看了看身邊那個幫腔的大小夥子,可不就是被女知青迷了眼。
遲有糧抽了一口旱煙,慢悠悠道:“這是自然,總不能一棍子打死了。”
豬都救回來,王來財自是知道問題不大,不過認錯態度必須有,“說來都怪我家那婆娘早不請假晚不請假的,弄得慶春隻能安排小何知青頂上。”
誰錯了,那都不能是他兒子錯了。
哪怕知道是自家兒子犯蠢,但王來財不想兒子因此被牽連丟了大夥兒的信任,隻能將錯推到了自家婆娘身上。
“這玉容嫂子一把年紀了,辦事兒確實不牢靠。
有事請假該跟我說一聲,我安排老練一點的嬸子頂上就沒這糟心事兒了。”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誰還不知道誰?
遲有糧不想撕破了臉,隻能順著他的話說。
那小何知青一看就不是啥好貨色,還好他家三子醒悟得快抽身了,不過瞧著王家小子怕是陷進去囉!
遲有糧一點都不急,這男人被美色所惑迷了心智,成不了氣候。
該著急的是王來財這個官迷,他隻有慶春這麼一個兒子,等到年紀大了要退的時候隻怕是要後繼無人了。
“是啊是啊,那婆娘一把年紀了越活越回去了。”
王來財嘴上說著妻子的不是,心裡卻將兒子罵了個半死。
沒用的玩意兒,被一個勾三搭四的狐媚子玩弄還不自知,真是丟老王家的臉!
喜歡七零和死對頭在年代文裡吃瓜養崽請大家收藏:()七零和死對頭在年代文裡吃瓜養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