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冷風冰冷的掃過翡冷翠以南的教皇國土地,來自極北的冷空氣依舊保持森冷的寒氣。
同這股冷空氣一起到來的還有遠東慘敗的浩劫,和牽扯著歐羅巴整體經濟的影響,隨著葉尼塞人悲慘的把極北最後的決戰場所放在了自己的首都,從遠東絞殺戰到如今的聖彼得堡首都保衛戰,緊隨其後的就是葉尼塞經濟的完全崩潰,國內陷入一場比軍隊慘敗更嚴重的經濟危機當中,糧食價格暴增,堪比等重的金銀。
可這不是翡冷翠最關注的,他們不在乎這位盟友的死活。
利用其拖住北線夏軍的目的達成了一半,剩下一半也不用在乎了,因為葉尼塞人也完不成了。
他們就快要亡國了。
剩下的最後一點價值都沒有了。
但葉尼塞人崩潰帶來的席卷西方世界的恐懼卻極大影響著以教皇國美第奇體係為主的經濟。
西方各國財政大臣嘔心瀝血、殫精竭慮,耗空精力保住的最後一丁點經濟積累,徹底崩盤了。
幾乎是同一天,聯盟的經濟智囊們和胡子花白的財政大臣們,看著散亂著的報表和指數,呼吸困難,感覺世界就此崩塌了一般。
但他們也隻能哀歎:“完了。”
神州與歐羅巴的戰爭從來不局限於軍隊之間的熱戰,而是全方麵的,各種爭奪,經濟也是消耗敵國國力和戰爭潛力的一種方式。
恰好,夏國經濟早在馬斯頓戰爭之前就開始逐漸影響西方經濟了,最開始依靠的就是走私。
相比於熱戰,經濟戰爭的角逐不再是硝煙彌漫的戰場。
指揮這場戰爭的也不是握緊軍刀的將軍們,參與其中的也不是坐著坦克的士兵,而是戴著眼鏡喝著咖啡與茶的經濟學家和財政高官,在機械計算機和白紙上日夜鏖戰發起衝鋒的也是年輕能熬的會計師們。
他們可以在辦公室甚至是家中,向著上萬公裡之外的敵國發起肉眼看不見的最凶猛的進攻。
這是經濟上的肉搏,卻彌漫著另一種令人窒息的絕望。
它遠比戰壕的泥濘更粘稠,比炮彈的呼嘯更刺耳。
它能夠掐住一個大國的咽喉。
此刻,這場暗流湧動了數年,在熱戰的掩蓋下進行著的大戰,終於得見了分曉。
首當其衝的,就是一個國家經濟根本的命脈!
貨幣!
美第奇危機,1890年4月。
翡冷翠南郊海勒工業區。
代表工業生產的煙囪依舊林立,但死寂無聲,沒有一個工人。
因為所有人都聚在了一起。
“我們要麵包!”
“不要廢紙!要牛奶和麵包!”
抗議聲音此起彼伏,夾雜著垃圾話的咒罵,罷工的人潮擁擠在警察部隊排列的人牆之外。
他們握著扳手和螺絲,高喊著牛奶和麵包,否則停止工作。
“頂住,不許後退!”
騎著馬的官員對拿著盾牌的翡冷翠巡警們喊道:“堅持住!”
“該死的,支援怎麼還沒有到!”
翡冷翠,鐵十字堡軍部。
“真是火上澆油啊。”
一位老將軍抽著雪茄,對身邊的人說道:“要不要出手?”
“我們?關我們什麼事?”身邊的人輕笑一聲:“我們是軍事部門,抗議民眾的事情不歸我們管。”
“再說了,我們這現在都成養老院了,手上隻有看大門的守衛,拿什麼去管?老老實實喝咖啡吧,這是教皇廳那些小家夥該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