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內。
群臣早已等候多時,見到何太後一行到來,紛紛起身行禮,殿內頓時響起一陣衣袂飄動和參拜的聲音。
雖然三品以上的官員並不多,但卻也將小小的偏殿擠滿。
ps:三品以上,不含三品。)
三品以上的官員,分彆是
一品:
太傅袁隗。
太尉崔烈
司徒丁宮
司空楊彪
二品:
太常卿:羊續一代名將,羊祜就是他孫輩)
光祿勳:荀爽
衛尉:張溫
太仆:袁基
廷尉:陳紀陳群他爹)
大鴻臚:韓融韓馥的表哥)
宗正:劉艾
大司農:黃琬
少府:盧植
河南尹:王允
京兆尹:蓋勳
前將軍:皇甫嵩
執金吾:丁原
讓劉海意外的是,丁原居然也在,這倒是他沒想到。
丁原看見劉海也是向他投去感激的目光。
兩人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點了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
何太後緩緩走上主位坐下,神色威嚴,掃視著下方群臣。
“諸位愛卿,都免禮吧。”
何太後聲音雖然充滿威嚴,但卻很平靜。
群臣謝恩後起身,各自歸位。
劉海站在何太後身側,清了清嗓子,朗聲道:“今日召集諸位前來,是為董卓那逆賊所發檄文之事,想必諸位也都聽說了。”
司空楊彪第一個起身,激動地上前一步,義憤填膺地說道:“太後,董卓此等行徑,人神共憤!臣願散儘家財,招募勇士,討伐董卓,以正朝綱!”
楊彪話音剛落,司徒丁宮也緊跟上前,拱手道:“太後,楊司空所言極是。董卓狼子野心,此番發檄文更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裡,若不及時討伐,恐成大患。臣也願散儘家財,討伐董卓,以正朝綱!”
ps:這時候的司徒不是王允,王允是董卓給他封的。
丁宮,字元雄,沛國人,這個人,在三國中不出名,甚至都沒幾個人知道他。
187年,也就是兩年前。
太尉曹嵩主動辭去太尉一職,司徒崔烈花錢買了太尉一職,成了新的太尉。曹嵩的太尉也是花錢買的,曆史記載花了一億錢。)
然後漢靈帝將司空丁宮任命為司徒。
後漢書有記載。
董卓入京後,因為反對董卓廢帝,被董卓罷了司徒之位,降至尚書。
到了董卓廢帝時,群臣都不敢言,唯有丁宮,怒斥董卓。
在三國演義裡有一個叫丁管,其實就是丁宮。
有這麼一段。
在董卓廢帝時,詔書剛念完,丁管憤怒高叫曰:“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吾當以頸血濺之!”
然後把手中的象簡,扔過去打董卓。
董卓大怒,讓侍衛將他拿下,推出去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