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拱與吳玠離開了州牧府,陳陌旋即寫了三封書信,派快馬送往了壽春、淮南與青州。
過了三日,孟康、韓世忠、俞大猷三人便抵達了下邳,陳陌即刻召見了三人,三人來到了州牧府“見過使君。”
陳陌笑道“三位免禮,此次召你等前來,乃是為了我軍日後水師大業。”
三人對視了一眼,陳陌率先看向了孟康,將海鶻船圖紙遞了過去“孟都伯,在下聞聽孟都伯加入行伍前,曾是家鄉有名的工匠,吾今日便暫代朝廷封你為樓船都尉,總督青徐所有造船事務,青徐各地你可任選人手,吾對你沒有彆的要求,隻求你三月之內打造出五十艘海鶻船,可有把握?”
孟康當即說道“承蒙使君抬愛,康願全力一試!!”
陳陌點了點頭,讓其退到一旁,隨後看向了韓世忠與俞大猷,說道“韓將軍、俞將軍,二位將軍應當知道,漢家之地,水師當中,以江東水師、江夏水師、荊襄水師為最,我軍中步騎不遜色於天下任何一諸侯,但缺少一支強大的水師。我意,韓將軍為主、俞將軍為副,由你二人於整個徐州招募一萬水性高強的士卒,打造徐州水師,訓練期間任何人不得過問,你二人全權做主,如何?”
二人對視了一眼,隨後說道“承蒙使君厚愛!末將願為使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陳陌笑了笑“好,那吾便暫代朝廷,封韓世忠為橫海將軍,俞大猷為橫江將軍,半年之內打造出一支水師雛形,半年後,我要親自檢閱。”
韓世忠與俞大猷抱拳說道“遵命!!”
隨後,孟康、韓世忠、俞大猷便離開了州牧府,回到了各自軍中,展開事務。
又過了五日,徐渭與宇文成都抵達了長安,第一時間便前往了太尉楊彪的府上,經曆了韓遂之亂,丞相王允戰死,朝堂內的三公僅有楊彪還在主事,所以徐渭與宇文成都便來到了楊彪的府上。
楊彪眉頭緊皺,緩緩放下了書信,徐渭上前說道“敢請楊公上呈陛下,為我家主公多多美言,早日發兵,救徐州百姓脫離苦海啊。”
楊彪思索了片刻,隨後說道“貴使稍安勿躁,且先回驛館歇息,待明日早朝我奏報聖上,再做打算。”
“煩請楊公費心。”說罷,徐渭在仆人的帶領下離開了楊府。
楊彪叫來了楊堅與之商議,二人商議了近兩個時辰,二人才結束了談話。
翌日早朝
劉協打著哈欠聽下麵大臣彙報工作,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後,王振瞥了一眼劉協,隨後站出說道“有本奏上!無本退朝!!”
就在這時,太尉兼司徒楊彪站了出來“臣有本奏!!”
劉協見是楊彪站出,旋即說道“楊愛卿有何要事?速速奏來。”
楊彪便將陳陌求援之事,原原本本的講述了一遍,話音一落,滿堂皆驚,良久之後,劉協問道“諸位愛卿,中原即將大亂,諸位可有何良策?”
董承率先站出“稟陛下,我朝剛剛經曆韓遂兵變,兵馬錢糧具有不小的損耗,微臣以為不可出兵,昭告天下,吩咐其他諸侯出兵相救即可。”
王子服、馬日磾、士孫瑞、趙岐等大臣站出說道“國舅爺所言甚是,臣等附議。”
劉協看著堂下的大臣們若有所思,隨後看向了並未站出的楊彪與楊堅問道“兩位愛卿有何看法?”
楊彪與楊堅對視了一眼,隨後楊堅站了出來“回陛下,微臣也讚同董國舅的提議。然,微臣想來,當今諸侯當中,袁紹、曹操是公開支持並州劉辯,荊州劉備、劉表勢同水火,暫未站隊,揚州孫策也處於觀望之態。益州劉焉雖支持我朝,可劉焉於年前病逝,據可靠消息,其二子劉裕、劉璋正在爭奪益州之主,恐也無法相助。想要抵擋袁紹與曹操的大軍,隻能靠陳陌自己的勢力了。”
劉協看向了王振,王振示意劉協繼續聽下去,隻聽楊堅繼續說道“微臣以為,我們不出兵相助,但卻可以宣稱袁紹與曹操為叛賊,這樣便可以使陳陌師出有名,同時給陳陌加官進爵,從聲勢上支持他,雙方無論誰勝都是兩敗俱傷,我們安心休養,來日攻克劉辯為上。”
劉協點了點頭“那依照愛卿所言,冊封他什麼為好?”
楊彪此時站了出來“陛下,老臣以為,此次袁紹與曹操大軍壓境,在我們無法派出援軍之際,可賜予陳陌後將軍之職,兼任徐州牧,琅琊侯,假節鉞,總督青徐豫兗四州,可自行任命四州文武官職。”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眾臣議論紛紛,劉協問道“愛卿,封他為後將軍及琅琊侯倒是無可厚非,但總督中原四州,自行任命文武,這封賞是否有些過重了?”
楊彪與楊堅並未回話,一旁的王振站了出來“陛下,老奴有一言,不知可講否?”
劉協說道“王伴伴直言便是,你是朕欽封的執金吾,有上朝議政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