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接到曹操的軍令後,立刻帶領薛萬徹以及一萬兵馬離開了彭城前線,向後方進軍。
剛剛行軍至半路,夏侯惇接到傳報,薛萬徹所部遭到了徐州軍襲擊,夏侯惇聞言一愣,旋即命令前軍與中軍繼續行軍,他則親率三千兵馬向後方救援薛萬徹而去。
不料兵行至半路,兩側忽然射出了大量箭矢,夏侯惇組織兵馬迅速抵擋,但事起倉卒,共有百餘士卒中箭身亡。
箭雨並未持續太長時間,僅僅三輪箭雨過後,兩次殺出了許多徐州軍士卒,衝擊曹軍軍陣。
夏侯惇正欲揮槍抵達,卻見一身披柳葉綿竹七翎甲、頭戴馬鳴盔、手提八寶提爐槍,胯下騎著一匹呼雷豹的戰將殺入了曹軍軍陣大殺四方。
此人正是被狄青派來阻攔夏侯惇的尚師徒,此刻尚師徒揮槍擊殺了十幾個曹軍士卒之後,直奔夏侯惇而來。
夏侯惇也不含糊,揮動掌中麒麟牙角槍,口中大喝一聲,也奔著尚師徒殺來。
二將瞬間交手,槍來槍往,大戰二十餘回合不分勝負,兩人都屬於力量型槍將,所以招數都是大開大合。
兩員大將單挑之時,雙方士卒也在共同較量,曹軍失了先機,徐州軍突襲得手,一時間隱隱壓製住了曹軍。
眼見士卒連連後退,夏侯惇見勢不妙,虛晃一槍擺脫了尚師徒,下令全軍後撤。
就這樣,曹軍丟盔棄甲,傷亡四百餘人,撤離了戰場,徐州軍折損不過二百餘人,副將見曹軍後撤,開口說道“尚將軍,曹軍大敗而走,何不趁此時機,乘勝追擊?”
尚師徒搖了搖頭“曹軍此戰雖敗,但敵眾我寡,狄青將軍的命令是要我等牽製曹軍,放緩其回援的速度即可,不必與之拚命。”
副將聞言不再言語,尚師徒下令全軍打掃戰場,構築防線,防備曹軍反撲。
曹軍後軍
薛萬徹所部兩千兵馬,此時也是岌岌可危,先前夏侯惇令薛萬徹所部為後軍,防備徐州軍趁勢追擊。
薛萬徹剛剛行軍不過十裡,狄雷便帶領兵馬從後方突襲,薛萬徹率軍迎戰,不料狄雷所部並不戀戰,薛萬徹一來就撤兵了。
薛萬徹並未追擊,認為隻是小股部隊,窮寇勿追,於是下令打掃戰場之後繼續行軍。
不料再度行軍五裡,狄雷再度率軍趕來,薛萬徹再度率軍迎敵,又是剛剛接戰,狄雷便撤離了戰場。
薛萬徹有些惱怒,但出於為將的謹慎,沒有率軍追擊,而是繼續率軍行軍。
又過了一刻鐘,狄雷再度殺來,薛萬徹很是憤怒,再度率軍迎戰,狄雷又是沒有戀戰,立刻撤離了戰場。
如此反複三次,薛萬徹終於是怒火中燒,不顧副將的勸阻,率領全軍追擊,行至半路,狄雷殺了一個回馬槍。
兩軍迅速交戰,薛萬徹錘殺了幾個徐州軍士卒後,直奔狄雷而去,狄雷也不甘示弱,揮動雙錘前來迎戰。
二將交手,一個手持一對八卦亮銀錘,一個手持一對八棱青銅錘,大戰三十多招,不分勝負。
兩軍士卒的交鋒也是互有勝負,過了不到兩刻鐘,兩側忽然殺出許多士卒,正是由狄青帶領的一千兵馬,從兩翼包抄曹軍。
麵對徐州軍三麵合圍,曹軍迅速落入下風,損失慘重,看著周圍殺出的伏兵,薛萬徹心下大急,暗道果然是有埋伏。
這才有了薛萬徹派人向夏侯惇求援,夏侯惇遭到尚師徒抵擋敗走之事。如今援軍遲遲不來,薛萬徹愈加著急。
於是在拚儘全力與狄雷對碰一錘之後,調轉馬頭向後方撤去,下令全軍士卒後撤,狄雷緊追不舍。
可薛萬徹的退路被狄青率軍牢牢把守住,薛萬徹幾次拚殺也不能突破,忽然見到南側徐州軍的包圍有個缺口,立刻率軍向南側突圍出去,僅有一千二百士卒追隨。
薛萬徹從南側撤軍後,狄青與狄雷停下了腳步,待到薛萬徹所部遠離戰場之時,狄雷不解的問道“兄長,此人及其部眾深陷我等包圍,何不直接將之拿下斬殺?為何要故意放他一條生路呢?”
狄青微微一笑“一來是要靠他們牽製夏侯惇的主力部隊,使其不敢輕易回軍馳援曹操。二來,此人實在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名將,不可傷其性命,要讓他為主公效力。”
聞言狄雷點了點頭,明白了狄青的意思,隨後狄雷率領一千兵馬緊隨其後,不可過分追之,隻需於五裡之後緊隨即可,狄青率領剩餘兵馬打掃戰場,準備馳援尚師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