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肖愛國一個人踏入消費電子展,尋找靈感。
他首先被一家小子子電子企業的展位所吸引,那裡展示了一款新型家用錄像機。
在種花家,錄像機尚屬稀罕之物,而這款日本產品在功能和設計上已達到令人驚歎的水平。
它不僅具備高清晰度的錄像畫質,還擁有便捷的定時錄製功能,操作界麵設計得十分人性化,即便是對電子設備不太熟悉的普通家庭主婦,也能輕鬆上手。
肖愛國駐足良久,細致觀察著產品的每一個細節,心中暗想:
若錦秀機械要在電子產品領域有所作為,這種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和極致的功能優化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考慮到錄像機的生命周期較短,不值得投入大量精力。
繼續前行,肖愛國來到了一家老鷹國本土小電腦公司的展區。
展台上,一台台造型新穎的個人電腦整齊排列,散發著神秘而誘人的氣息。
這些電腦搭載了當時最先進的微處理器,運算速度相較於以往有了質的飛躍。
肖愛國看到一位技術人員正在現場演示一款辦公軟件,隻見他手指在鍵盤上輕快地敲擊,屏幕上瞬間呈現出簡單的文檔排版,其高效與便捷讓周圍的觀眾發出陣陣驚歎。
肖愛國意識到,電腦技術的迅猛發展即將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錦秀機械不能再局限於傳統機械製造,必須緊跟這股數字化浪潮,探索機械與電子技術融合的可能性。
他前世組裝過電腦,對電腦內部構造了如指掌,但對現代電腦的形態仍抱有好奇。
但他知道,未來的電腦發展將大有可為。依舊展示著其行業霸主的風範。
他們推出的大型計算機係統,運算速度再次刷新人們的認知,吸引了各國大型企業和科研機構的目光,洽談合作的人員絡繹不絕。在硬件製造工藝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但他們的個人電腦在1981年僅售出了21萬台。展位的人潮洶湧,他沒有機會與高層洽談。隻能等待會後尋找機會上門。
另一家有名的公司,平果,也攜新品來展示,去年他們僅售出了2萬5千台電腦,令人失望。
他在展位上還看到了王安電腦公司,一位老者在展會上與人交談,肖愛國推測那是老板王安。
但人太多,他沒有擠上前去。odore的電腦公司,他們推出的vic20電腦成為當時的暢銷產品,成為第一台銷量超過一百萬台的電腦。
肖愛國晚上購買了幾個品牌的電腦,讓人送到酒店。
僅購買這些就花費了五萬多美元,但這並非浪費,看過內部結構後,他計劃將它們運回長河市的工廠供人使用。
他逐一拆開,檢查內部結構。
他發現,內部結構與後世的大同小異。
但當時的機箱較為粗糙,因為那時的模具技術不夠先進,材料成本較高,不合格的產品也拿出來銷售,比如有劃傷、劃痕的僅做了簡單修補。
然而,與現代計算機相比,性能較低,產生的熱量較少,對散熱要求不高,所以風扇足以滿足散熱需求。
但現代的散熱器主要是風扇),功率較小,且噪音較大。
一台電腦至少需要配備兩個散熱器,一個用於電源,一個用於芯片。
並非任何型號的芯片都可以隨意使用,若想提高性能,主板的散熱能力必須跟上。否則,電腦開機不久就會自動關機,甚至可能燒壞。
肖愛國看到這裡,便明白錦秀機械該如何介入。
他經過自家展位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