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底,肖愛國抵達克拉維斯投資公司。
他列出了5個“可能”有礦的位置,指派亨利團隊前去收購。收購之後用目前公司有二十名員工,皆由亨利招募,他們大多彼此熟悉,對彼此的工作能力表示認可。
這些收購都是以發展葡萄園和當地特色農業為名進行的。
購買大型礦場成本過高,肖愛國無力承擔。
加之他目前的需求並不大,國產鐵礦石足以滿足。
肖愛國與亨利前往巴西淡水河穀公司未來礦企所在地區,這裡大部分土地未充分開發,麵積達到19萬平方公裡。淡水河穀公司無法吞並如此廣闊的土地。由於市場對鋼材的需求尚未增長,他們尚未開始大規模並購,因此這裡仍有許多機會。
1982年,巴西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階段。巴西軍政府采取積極吸引外資的政策,以推動國家的經濟建設,包括礦業領域。
雖然礦業資源所有權仍主要歸國家,但對於外國投資者參與礦產開發的限製相對較少。例如,在審批流程上比現在簡單,外資企業更容易獲得礦業開發特許權,而且對於外資的股權比例等限製條件也沒有現在這麼複雜。
同時,當時環境和反壟斷等方麵的監管要求也遠不如現在嚴格。
周邊分布著許多礦場。他四處打聽,找到了當地較大的“小鐵礦”礦主,名叫卡洛斯。
肖愛國麵帶微笑地對卡洛斯說:“卡洛斯先生,您好,我對您的礦場感興趣,想和您談談購買事宜。”
卡洛斯疑惑地看著肖愛國:“哦?您為何遠道而來購買我的礦場?”
“很少見到來自種花家的人。”
“我擁有2家風扇廠、1家鋼材廠、1家衝壓廠、1家電機廠,以及5家稀土礦和鐵礦。”
“現在鐵礦石產量逐漸跟不上需求了。”
“因此,我來巴西看看能否找到合適的礦場。”
“您願意為我的礦場出價多少?”
半年後,北嶺鐵礦、東嶺鐵礦、南嶺鐵礦和南費裡斯嶺鐵礦將被淡水河穀公司收購,並整合在其旗下。
“300萬。”
“太低了。”
談判價格並非肖愛國所擅長。
肖愛國和亨利在此停留了一個多月,成功收購了北嶺鐵礦、東嶺鐵礦、南嶺鐵礦和南費裡斯嶺鐵礦,總共花費了7800多萬,公司賬上僅剩2200萬。
這些事情,肖愛國本可以讓亨利去做,但他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收購流程,了解澳洲。
於是,肖愛國又向公司賬戶轉入五千萬美元,資本增加,但亨利的股份並未減少,相當於他的股份增值了50。因此,當肖愛國注資時,亨利非常高興。這並非因為種花家的人愛財,老鷹國的人同樣愛財。
肖愛國沒想到礦場如此昂貴,超出了預算,但如此好的機會不抓住實在可惜。
然而,他們從淡水河穀公司那裡狠狠地“挖”了一塊“肉”。
他們將沒有機會再次成為世界第一。
他們曾是世界第一的鐵礦石供應商,但自2019年礦壩坍塌事故後,被力拓集團超越。
肖愛國對淡水河穀的印象並不好。在後世的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中,淡水河穀常與必和必拓、力拓等形成利益共同體,利用中國對鐵礦石的巨大需求以及中國鋼鐵企業分散、談判協調難度大的弱點,在談判中占據強勢地位,不斷推動鐵礦石價格上漲,增加了中國鋼鐵企業的生產成本,壓縮了利潤空間。
2008年,寶鋼與巴西淡水河穀公司達成了年度價格漲幅為65的協議,而隨後力拓等公司破壞規則進一步提價,導致中國鋼鐵企業在談判中極為被動。
現在,肖愛國挖了他們的牆角,他感到毫無壓力。
購買了四個鐵礦後,他們轉向澳大利亞哈默斯利鐵礦公司所在地。
哈默斯利擁有極為豐富的鐵礦和石棉礦資源,是世界上高品位鐵礦石的主要儲藏地之一,該地區鐵礦儲量高達300億噸。
但此時,人們隻發現了少量鐵礦,並未發現後世的大規模礦藏。地麵上大多是農田或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