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愛國,我是外貿部的陳部長。”
“ed顯示器用到稀土,我們已經安排相關單位全力在開采。”
“不過,因為我們的用電缺口比較大,一下子產量不上來。”
陳部長暗自搖頭。
“我有一個辦法,能快速增加20的用電量。”
“什麼辦法?”
陳部長不大相信肖愛國說的話。
“您忘記我們ed最大的亮點是什麼啦?”
肖愛國接著道,“我們的ed顯示器用到ed燈,ed燈最大的亮點是省電,比白熾燈節能80。”
全種花家有2.5億個家庭,同時在使用的白熾燈至少有7.5億個。
若以一個40瓦白熾燈為例,每天使用5小時,一年365天,換成同等亮度4瓦ed燈,可節省電量為(404)x5x365÷1000=65.7度。
若電價按0.5元度算,可節省32.85元。
一年總可以省出492億的電,用來增加工業用電,完全足夠。
“就算不從用電上講,光是講成本,20世紀80年代,白熾燈價格一般在幾毛錢到一元,如常見40瓦白熾燈在0.61元左右每個地方價格不一樣)。”
我們的ed球泡燈價格才0.1元,全部用ed燈,可以省幾個億。
後世2013年溪慈市光旭節能燈具廠的ed球泡燈每個4元,按1983年和2013年貨幣折算比例,約為0.016元,不過數據不準確,不可能有一分錢的燈具,但怎麼算也不會超過一毛錢。
2013年源河市大博電科技有限公司的5的ed玉米燈每個3.50元,折算到1983年約為0.014元,一樣實際不會超過1毛錢。
“而且,白熾燈短則1個月,長則半年,就要換一個燈泡。”
而我們的ed燈,短則可以用15年至30年。
所以在全麵對比上,白熾燈被淘汰是必然的了。
如果政府全額補貼居民更換白熾燈,隻要一戶三個燈,以7.5億計算)花7500萬,就可以增加20的用電量,還是非常劃算的。
這個值不準,需要您們精準計算一下。
我們隻需要引進和自建大量的燈泡生產線,馬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ed上市,全球至少有200億隻白熾燈必定會被替換,這是一個極好的出口機會。”
每隻1.5美元(白熾燈0.8美元),這又將是一個300億美元的生意。
市場上還有熒光燈,但是有辦法限製)
而且這是剛需,是每個國家都需要的。
但如果要快速建成這些生產線,在建設新的工廠的同時,把舊的燈泡廠全部改建。
估計我們要1000條生產線。
陳部長再次驚呆。
這是要多大的工廠。但這個問題,陳部長沒放在眼裡。
肖愛國繼續說,我們可以一部分設備自產,一部分進口,可以快速把產量提上來。
要不然生產的量根本達不到自身和出口的需求。
最多半年,就可以滿足國內大中小城市的需求。
農村不算,有些農村還沒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