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找肖愛國肖總。”
“先生你的名字?”
“陸景陽”
前台對了一下預約本,看到他的名字在預約本上。
“請稍等。”
兩分鐘後,劉小莉把陸景陽帶到肖愛國的辦公室。
“坐坐”
“我和你年齡差不多。你多少歲。”
“24”
“我今年27歲了。一眨眼我都畢業4年了。”
肖愛國不禁一陣感慨。”
“但您的成就,今後估計不會有人能超過了。”
劉小莉給他倆各倒了一杯茶後,和索菲婭站在一邊。”
“你過來花了多長時間。”
“差不多一個小時吧。”
“在老鷹國沒車可不行。”
“坐公交車太慢了。”
“我等車都等了半個小時。”
以下省略2000字。
所有的對白都是有意義的,比如商務交談中彆人問你怎麼來的,從交通工具和住所就可以判斷你的經濟能力、圈子以及態度)
“我這次找你過來,是想建一個公益的留學會。”
“留學生基金會主要工作是捐款給條件不好留學生。”
“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公益行為。”
“每年都會捐款。”
“從申請到入學。”
“我們可以全程讚助。”
“是鈕約還是全國?”
“就讀全老鷹的正規大學,都可以讚助。”
“隻要是種花家的學生都可以。
“不限新生舊生。”
“肖總,每個學生讚助多少錢?”
“四、五萬吧。你們進行調查。”
“要對標公費留學生,要高不要低。”
“學費,生活費都要算在裡麵。”
“光是我們學校都有三四百人了。”
“全老鷹加起來量絕對不少。”
“這樣吧,索菲婭你去注冊留學生基金會。辦公地點就在我們這層樓。”
“等鋼鐵城建好再一起搬過去。”
“肖總,我們的人數規模多大?”
“先以100人吧”
“陸景陽,你過來幫我的話,我給你100人的團隊。”
“你可以先在學校招20人的兼職或專職團隊。”
你全權負責,索菲婭協助。
“給你50萬美元的年薪。”
現在一個普通的律師年薪才5萬美元。
先注資1000萬美元,進行留學會的運營。
給留學生的捐款肖愛國是捐款方,把錢送出去叫讚助好聽點)先按5億美元來注資吧。
20世紀80年代,有不少公費留學生畢業後沒有回國。
而選擇進入平果、甲骨文等科技公司。
也有的投身金融行業,從事證券分析、投資管理,為金融市場等工作。
可以說這些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如果能把這些人利用起來,對肖愛國企業發展極有助力。
“我願意,肖總”
有巨額的工資,有巨大的名望。
怎麼會不同意。
你先從哥倫比亞大學,開始吧。
“好的,肖總。”
你回去做一份推廣方案給我。
肖愛國怕陸景陽沒經驗,先幫他把把關。
陸景陽回到學校,心裡還是非常激動。
他回去時破天荒的打了一個的士。
他回到學校,他第一個找的是陳妤。
因為他是知道陳妤的背景,他家和陳妤住的不遠。
首先是彼此熟悉,加上陳妤也認識肖愛國,溝通起來容易。
他來到陳妤的宿舍。
叫校友幫叫她下來,剛好
“陳妤,我剛才去找肖愛國了。”
陳妤是知道肖愛國是叫陸景陽去找他。
但不知道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