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草木灰是大事?
主管大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隻是簡單回應了一句:“知道了。”
小王彙報後主動了聯係了供銷社,讓他們幫忙收購草木灰。
但供銷社也不敢怠慢一秘,第一時間給全國下發《關於大力收購草木灰的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供銷社結合本地實際,設立草木灰收購點,收購出來的草木灰運到錦秀農墾指定的地點農墾要出運費)。
“聽說了嗎?供銷社收草木灰!一斤兩毛呢!”村口老槐樹下,幾個婦女圍坐在一起納鞋底,劉嬸壓低聲音,“我家隔壁的張老三,上周拉了半車灰去,換了二十多塊錢!”
王桂蘭手上的針停在半空,納了一半的鞋底歪在腿上。
“真的假的?這灰還能換錢?”她聲音裡帶著難以置信。
劉嬸拍了下大腿:“騙你乾啥!供銷社的告示都貼出來了。不過現在啥都貴,這草木灰換的錢,買鹽和麵都得精打細算。”
“可不是嘛,”另一個婦女接過話茬,“我上個月去供銷社,鹽都漲到八毛一斤了,白麵更是一塊二,家裡人口多的,吃兩頓麵就得花掉好幾塊,日子真難啊。”
王桂蘭眉頭緊鎖,想起家裡米缸見底的模樣,心裡一陣發緊。
她第一時間趕回家,翻看自家院子有多少草木灰。
她驚喜的發現,居然積攢了一大堆。
因為平時灶台灰收集起來,堆放在院子角落的灰堆裡,待積累到一定量後,在播種或施肥季節,準備將它撒在農田、菜園中。
她喃喃自語,“娃的學費就有著落了,說不定還能買上點麵,給娃煮碗熱乎的麵條。”
“嬸子,這筐草木灰稱好了,十三塊二毛五。”
供銷社的老李頭推了推老花鏡,把零錢遞過櫃台。
王桂蘭粗糙的手在圍裙上擦了擦,接過錢時指尖還沾著灰燼,
“謝謝老李。”
“你家柴火還夠燒?”
老李頭往賬本上記著數,抬頭瞥見王桂蘭補丁摞補丁的袖口。
她苦笑一聲:“後山拾的枯枝早沒了,昨兒把灶膛裡半乾的麥秸都燒了,連房梁上掛的乾玉米杆都掰下來燒了。
不趕緊攢灰換錢,往後吃飯都成問題。”話音未落,外頭突然傳來小孩的哭聲。王桂蘭臉色驟變,抓著錢就往外跑。
供銷社門口,她七歲的兒子蹲在地上,膝蓋滲著血。
“被石頭絆的……”孩子抽抽搭搭,“娘,我疼。”
王桂蘭眼眶泛紅,摸出五分錢買了塊水果糖,剩下的錢攥得發皺。
“再忍忍,等下個月攢夠草木灰,給你買新布鞋。現在鹽和麵貴,咱得省著花,等換了錢,娘給你煮白麵疙瘩吃。”她把孩子背在背上,腳步踩過滿地白霜。
另一頭,張建國蹲在供銷社牆角,麵前堆著五麻袋草木灰。
“同誌,我這灰燒得透,您看能不能多算點?”他聲音發顫,懷裡還揣著醫院的繳費單。會計翻了翻賬本:“一斤兩毛,這五袋共二十塊。”
“二十塊……”張建國喃喃自語,額頭上的汗珠滾進灰堆。妻子重病住院,家裡能賣的全賣了,連過冬的棉被都當了。
“同誌,我婆娘還等著買藥”
他喉結動了動,“能不能先支些錢?這點錢,交完藥費,買鹽和麵都得掂量著,日子實在難啊。”
老李頭歎了口氣,從櫃台裡取出十五塊錢:“先拿著,下批灰可得保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