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愛國笑笑不語。
“晚上我們看電影吧。”
陳妤也覺得奇怪。
怎麼跳到電影去了。
但她也沒多問。
到了晚上。
兩人京東的新時代電影院,清了場,兩人坐了下來。
當開始播放時。
陳妤發現這是3d電影。
以前陳妤也看過3d電影,但說實話,效果很差。
但這次不同,因為ed屏的使用,在亮度、對比、響應速度上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
“愛國,你帶我來看電影。”
“是因為我們的技術有突破嗎?”
“不,你繼續往下看。”
屏幕上赫然出現了“奪寶奇兵3”五個字。
“我看過前三部呢。”
“是挺好看的。”
《奪寶奇兵:法櫃奇兵》在1981年就上演了。而且票房高達3.9億。
對於1981年來說,票房算是極高了。
1984年上演了《奪寶奇兵2:魔域奇兵》
1989年則上演了《奪寶奇兵3:最後的十字軍》
現在上演的是《奪寶奇兵4:黃金王國》。
電影名稱下打著四個字“根據真實情件改編。”
威廉?哈珀教授哈裡森?福特飾)收到從哥哥比亞雨林寄來的木箱。
內有祖父約翰?哈珀的狼首紋羅盤,指針反常指向東北。
隨箱羊皮紙血書寫道:“狼首祭壇的黃金在哭泣,唯有帶羅盤者能止淚。”
三個月來,這類匿名信件不斷,皆指向祖父1912年在聖瑪爾塔山脈失蹤的線索——信中提及的“黃皮膚印第安人”與“會說話的黃金”。
哈珀發現木箱中“大元通寶”金幣蒙古文)與“寶藏日記”,決定親赴哥倫比亞。
哈珀帶領雇傭兵突破向導胡安的阻攔,在卡克塔族的祭壇背後發現一個石門。
炸開石門後,發現的是珠寶。
室內堆滿黃金器皿與一具金棺。
蘇姍凱倫?阿蘭飾)發現刻有蒙古八思巴文“兵”字的木箱,內藏插著藏傳佛教絲綢的鐵箭頭。
哈珀和蘇姍正準備指揮人把黃金運回老鷹國的時候,
被人暗中偷襲。
當醒來時,已經在卡克塔族的部落。
三個月後,哈佛演講廳,哈珀展示一枚金幣:
“這是我藏在鞋子中保留下來的。”
“其他的都已經被收走。”
“我們石室裡發現了大量黃金飾品。”
“非常具有研究價值。”
“我認為考古的意義並非掠奪,而是文明對話。”
“我在黃金椅子上還發現了一本書。”
“最後一頁可能是一張藏寶圖。”
……
回到辦公室。
這時哈珀的學生蘇姍進來:
“教授,你太厲害了,居然還能留下一枚金幣?”
“我們太可惜了,都發現這麼大的寶藏,居然沒能帶回來。”
這時,蘇姍被桌子上複刻的地圖吸引。
“這是黃金椅子上那本書的內容?”
哈珀教授點點頭,“這很可能是一張藏寶圖。”
“他們根本想不到我已經記下來了。”
“可惜其實那些文字我不認識。”
“要不然肯定有重大的發現。”
“我們可以直接從卡克塔族那裡借走,進行複製嗎?”
哈珀搖搖頭:“不可能,我們和他們關係並不好。”
“他們能把我們放出來就已經不錯了。”
“不過,我懷疑這件事和肖愛國有關。”
“肖愛國曾派人去支援過卡克塔族。”
“這也說明不了什麼吧?”
……
“教授,我是馬達圖書公司的馬達”
“我對您的探寶故事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