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18日清晨。
香港的霧還沒散,肖愛國已經站在福馬汽車的車間裡。
他手指敲著剛下線的福馬e1型轎車引擎蓋,金屬表麵映出他鬢角新添的白發,嘴角卻掛著一絲運籌帷幄的笑意。
“肖總,首批五十台已經通過歐盟認證。”
總經理趙衛把一份燙金證書遞過來,聲音裡帶著難掩的興奮,
“咱們的鋰電池專利證書也剛從日內瓦寄到,國際專利局那邊確認,這是全球首個車用圓柱鋰電池組的完整技術專利。
“肖總您現在把鎳價500萬美元一噸,鋰價800萬美元一噸,在這個價格下,所有潛在對手都被打懵了。”
“我聽說大田在大幅的減配。”
“用最便宜的鋼材現在也是),用有毒的沙發現在不確定,有些車企是用了有毒材料)。”
“用能用上最便宜的材料。”
“也大幅把電池的性能降低。”
“並試圖把車降到6.8萬美元一輛。”
“我估計在五年內,我們是唯一一個有合適利潤的電動汽車品牌。”
“不過,我們才賣2.8萬美元。”
“是不是太便宜了?”
肖愛國摸了摸下巴,理了理並不存在的胡子。
“算了,還是2.8萬吧。”
“我們又沒準備從汽車上賺多少錢?”
“我又不缺錢。”
趙衛國在心裡吐槽:“還有誰開公司不是為了賺錢的?”
但肖愛國搞新能源還真不是為了從汽車上賺錢。
肖愛國接過證書,“專利號pct9500012”的燙金字樣上輕輕摩挲著,忽然笑出聲:
“前幾年索泥的人還鼻孔朝天地說我們抄他們的消費電子電池技術,現在該讓他們看看,誰才是真正的開拓者。
車間裡突然響起金屬碰撞聲,馬來西亞籍工程師阿米爾正蹲在車底調試線路,他摘下安全帽,露出被汗水浸濕的頭發,語氣裡滿是欽佩:
“肖生,充電器兼容性還是有點小問題,香港的電網頻率比美林王國高5赫茲,不過您放心,我們肯定能搞定。
“對了,財務部剛算完賬,咱們的電池用了產業園共享的專利,成本又降了3,。”
“讓德國工程師團隊連夜改程序,必須在發布會前解決。”
“沒問題,現在的使用肯定沒問題。”
“以後真正在各國上市時,就要以各國的電網頻率來修改。”
肖愛國俯身看著車底那組銀灰色電池組,眼神堅定,“1991年索泥推出首款商用鋰電池時,誰能想到六年後能塞進汽車底盤?”
“但他們的專利隻到3ah容量,咱們這組200ah的,可是獨一份。”
“更彆說咱們壟斷著資源,這才是最硬的底氣。”
“不管是誰,成本隻可能比我們高一大截。”
“會不會我們的競爭對手,以反壟斷告我們?”
“我們的礦產出貨價還不是由我們來定?”
“大不了,所有的資源都經過華美那邊。”
“那邊的價格是不是合理,還不是我說了算?”
趙衛東突然指著車間大屏幕,語氣急促:“肖總,快看n,通用汽車剛剛宣布,他們的ev1電動車下個月在洛杉磯首發。”
屏幕上,通用ceo傑克?史密斯正對著鏡頭揮手,背景裡那輛銀色的ev1看起來像塊扁平的香皂,毫無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