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剛要出去打電話。
李軍叫住了他。
“告訴他們,不用帶禮品,也不用擺宴席。
“我們吃工作餐,就用他們當地的食材,看看能不能當我們未來的飼料原料。”
劉局長在一旁聽得直點頭,等王磊出去了,才小聲說:“李總,您這招太高了。
“現在這些窮縣,就怕我們嫌他們條件差,您這麼一說,他們肯定把家底都亮出來。”
其實華縣同樣也窮。
隻不過他覺得錦秀天養豬業新公司名),放在華縣。
有高人一等的感覺。
李軍沒接話,隻是望著窗外。
縣城的街道上,幾個穿著校服的孩子正追著一輛賣冰棍的三輪車跑,笑聲順著敞開的窗戶飄進來。
他想起昨天在青石縣看到的場景:黃土坡上的土坯房,牆皮裂得像老人臉上的皺紋,一個背著書包的小姑娘蹲在路邊,用樹枝在地上畫著圈,旁邊放著半筐剛挖的野菜。
“商平,”李軍突然開口,“我們的養殖場建成後,能不能在每個場子旁邊建個飼料加工廠?就用當地的玉米、大豆,讓老百姓把糧食賣給我們,比他們自己運到縣城賣能多賺點。”
這時,肖愛國的二級秘書趙雅忽然說:
“我們肖總在老鷹國、巴東、阿大庭、塔克拉瑪乾有幾十億畝農田。”
“我們有充足的材料。”
“我和肖總聊過,他建議是多用當地的原料。”
“才能起到拉動當地經濟的作用。”
趙雅不說話了,她隻是提醒。
商平愣了一下,隨即笑起來:“何止啊。還能建有機肥廠,把豬糞處理成肥料,再賣給當地的農戶種莊稼,這不就形成循環了?”
正說著,王磊氣喘籲籲地跑回來,手裡舉著手機:“李總,望江縣縣長說,他們現在就帶著土壤樣本往這趕,連夜做檢測;
“玉樹縣那邊,書記說要騎馬翻越唐古拉山,保證周一準時到!”
李軍拿起那份畫滿紅圈的地圖,突然覺得這張紙變得沉甸甸的。
一千萬頭豬,十個養殖場,背後是幾十萬農民的生計,是一條條從貧困到富裕的路。
他想起肖愛國在簽約時說的話:“養豬場建在哪,不隻是選地,是選未來。”
但李軍的選址名單剛敲定一半,就遇到了大麻煩。
李軍一個電話被叫到省裡,一位來自四九城的農業部助理對他說:
“李軍同誌,”
“你們規劃的十個飼料廠,有六個選址在糧食主產區,這不符合我們‘口糧優先’的原則。”
李軍捏著筆的手緊了緊,麵前攤著的飼料原料采購表上,黑龍江的玉米、山東的豆粕、河南的麩皮,都用紅筆標好了運輸半徑。
“我們的飼料配方經過優化,用的都是非主糧作物,而且會在當地建倉儲基地,反哺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