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將軍一聽到公孫瓚下達的命令,毫不猶豫地調轉馬頭,麵向身後。
他眼神堅定,揮舞著手中的令旗,有條不紊地指揮著那些事先精心安排好的戰術行動。
隻見他口中高喊著口令,聲音洪亮而有力,傳遍整個戰場。
緊接著,田豫將軍身先士卒,帶領著手下訓練有素的步兵們如猛虎下山一般,直直地衝向了樂城城牆。
這些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步伐整齊劃一,手中的兵器閃爍著寒光,顯示出強大的戰鬥力。
然而,由於公孫瓚的軍隊此前從未打過攻城的戰役,缺乏相關經驗和裝備。
因此,當他們麵對高聳堅固的樂城城牆時,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但是,田豫將軍並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他迅速觀察地形,思考對策,並不斷鼓舞士氣,激勵士兵們勇往直前。
就在他們眼看著來到了樂城的護城河,他們意識到要想攻過去,必須要填出一條道路來。
田豫將軍環顧四周,看到附近有一片樹林。
他靈機一動,當即下令一部分士兵前去伐木。
同時,他又指揮另一部分士兵收集周邊的石塊與樹枝。
士兵們迅速執行命令,不多時,木材、石塊便堆積如山。
田豫將軍命人將樹木砍成合適長度,用藤條捆綁起來做成簡易木筏,再將石塊和樹枝鋪於其上。隨著一聲令下,士兵們齊心協力抬起這些簡陋卻實用的填充物向護城河奔去。
敵軍見狀,開始放箭射擊。
田豫將軍一邊組織盾牌兵抵擋箭矢,一邊催促眾人加快速度。
有的士兵不幸中箭倒下,但後麵的士兵毫不猶豫地補上位置。
終於,第一個木筏被推進護城河中,濺起巨大水花。
隨後更多的填充物被填入河中,逐漸形成了一條通往城牆下的通道。
此時,公孫瓚的軍隊發出震天動地的呐喊聲,士氣高漲,向著樂城城牆奮勇衝去。
然而,正當田豫所率領的軍隊即將跨越那道寬闊的護城河時,城牆上的麴義早已將一切儘收眼底,並精準地把握住了最佳時機。
隻見他猛地一揮手中令旗,口中高聲喊道:“放箭!”
刹那間,城牆上萬箭齊發,如疾風驟雨般向正在渡河的田豫軍士卒射去。
此時此刻,身處護城河中、毫無遮掩的田豫軍士卒們瞬間淪為了活生生的靶子。
密集的箭矢猶如蝗蟲過境一般鋪天蓋地而來,令人避無可避。
隻聽得一聲聲慘叫此起彼伏,不斷有田豫軍的士卒中箭倒地。
有的當場被利箭貫穿身體,一命嗚呼;
有的則身負重傷,痛苦呻吟著;
更有甚者直接被射中要害部位,跌入河中,濺起一片水花。
一時間,護城河裡血水染紅了河水,慘不忍睹。
而那些僥幸未被射死的士卒,也是驚慌失措,四處逃竄,但仍難以逃脫這奪命之箭的追殺。
田豫此時看著手下的士卒大麵積出現死亡,他也是心如刀絞一般,然後田豫就下令盾牌兵在前開路,其他的士卒就舉盾擋住城上射下的箭雨。
盾牌兵緩緩前行,雖擋住不少箭矢,但對方箭雨太過密集,仍不時有士卒受傷。
田豫深知如此被動挨打並非良策,他目光掃向城牆,發現一處角落的防守稍顯薄弱。
當下心中有了計較,他挑選出一隊身手矯健的輕裝士卒,低聲吩咐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