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陸軍的長槍兵如洶湧的潮水一般衝殺上來。
刹那間,喊殺聲、兵器撞擊聲響徹整個戰場,此時長槍兵的長槍紛紛刺出,然後就帶出了一片血霧。
戰場上,刀光劍影交錯,血肉橫飛。
長槍兵們如同一堵移動的鋼鐵城牆,無情地向前推進,他們的長槍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寒光,直刺敵人的要害。
而此時曹軍的士兵也毫不示弱,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武器,與長槍兵展開殊死搏鬥。
這場混戰異常激烈,雙方的兵力都不相上下,沒有一方能夠占據明顯的優勢。
每一個士兵都在拚命廝殺,他們的生命在這殘酷的戰場上變得如此脆弱。
就在此時就看見太史慈手裡拿著長矛,催馬衝進了曹軍開始了殺伐。
太史慈如猛虎入羊群,長矛所指之處,曹軍紛紛倒地。
他催馬舞矛身姿矯健,在敵群中縱橫馳騁,所過之處留下一片血路,到處都是堆積的屍體。
曹軍被他的勇猛所震懾,一時間竟有些慌亂。
然而,曹軍畢竟人多勢眾,很快便從慌亂中鎮定下來,開始從四麵八方圍攏過來,試圖將太史慈困住。
就在太史慈被重重包圍之時,突然,一陣震天的喊殺聲從曹軍後方響起。
原來是徐晃和鮑信已經和李典分開了,此時率領著一隊精銳騎兵,如旋風般衝進了曹軍陣中。
徐晃手持長斧,威風凜凜,所到之處,曹軍紛紛潰敗。
太史慈見狀,精神大振,他大喝一聲,奮力殺出一條血路,與徐晃和鮑信會合。
三人並肩作戰,猶如兩把利刃,在曹軍陣中肆意切割。
曹軍在他們的衝擊下,陣型大亂,開始節節敗退。
而陸軍的士兵們見主將如此勇猛,士氣大振,呐喊著向前衝鋒,戰局開始朝著陸軍一方有利的方向發展。
此時也在大殺四方的李典也看出來了,再這麼讓那兩個殺神殺下去,他們的損失就慘重了,那麼他以後守城就會捉襟見肘了。
於是李典就在這混亂的戰場形勢下,很快就判斷出了接下來的形勢,然後李典就不再猶豫直接指揮大軍邊戰邊退,很快就退到了城門處。
等李典的軍隊大部分進入城裡以後,就看見城頭上出現了很多事先準備好的弓箭手。
此時就開始向追擊而來的陸軍開始進行射箭攻擊,這一下徐晃和太史慈一看,他們的士兵開始大量的被這突然出現的箭矢射殺。
此時徐晃一看曹軍在如此的形勢下,並沒有慌亂並且城頭還有事先埋伏好的弓箭手。
他不禁對李典的領兵能力感覺到了敬佩,他此時也判斷出來了這麼下去隻會增加軍隊的傷亡而已。
於是徐晃果斷地發出了撤退的命令,他的聲音在戰場上回蕩,清晰而響亮。
聽到命令後,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開始有序地向後撤退。
就在這時,前方突然出現了一批盾牌兵,他們迅速地組成了一道堅固的盾陣,宛如銅牆鐵壁一般。
這些盾牌兵訓練有素,動作整齊劃一,盾牌緊密相連,形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防線。
徐晃的大軍在盾陣的掩護下,有條不紊地撤退著。
盾牌兵們用自己手中盾牌擋住了敵人的攻擊,為大軍爭取了撤退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這一戰術的改變使得徐晃軍的傷亡明顯減少。
原本在敵人猛烈射箭攻擊下,士兵們不斷倒下,但現在有了盾陣的保護,他們的生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