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此時見大勢已去,心中大駭,急忙撥轉馬頭,想要突圍而逃。
典韋豈會讓他輕易逃走,大喝一聲,拍馬追去。
他的坐騎猶如風馳電掣,瞬間便逼近了公孫瓚。
公孫瓚回頭看到典韋追來,驚恐之下,回馬挺槍,回身抵擋。
典韋雙戟一合,狠狠砸向公孫瓚的長槍,隻聽“當”的一聲巨響,公孫瓚的長槍被震的偏向一方。
公孫瓚嚇得魂飛魄散,正要棄馬而逃,突然,斜刺裡殺出一將,乃是公孫瓚的親衛隊長公孫越。
此時公孫越帶著公孫瓚的親兵圍了過來,公孫越揮舞長槍,直取典韋咽喉。
典韋側身一閃,躲過長槍,同時一戟掃向公孫越。
公孫越急忙舉槍格擋,卻被典韋這一戟震得手臂發麻。
就在這時,重甲騎兵們也紛紛趕到,將公孫瓚和公孫越團團圍住。
公孫瓚長歎一聲,知道自己今日難逃一死,隻能拚死一搏。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公孫越展現出了他果敢決絕的一麵。
他毫不遲疑地喝令自己的親兵們,無論如何都要抵擋住典韋和他那支威猛的重甲騎兵。
這些親兵們深知任務的艱巨,但他們對公孫瓚的忠誠讓他們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去扞衛主公的安全。
公孫越則趁著這個機會,迅速護住公孫瓚,調轉馬頭,如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去。
他們的身影在戰場上漸行漸遠,仿佛逃離了這場生死攸關的混戰。
然而,此時的戰場形勢依然嚴峻。
儘管公孫瓚的大軍士兵數量眾多,但由於各處都在激烈混戰,他們難以形成有效的抵抗。
更糟糕的是,這段時間公孫瓚的大軍一直麵臨著嚴重的缺糧問題,這使得全軍的士氣都異常低落。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場大戰的劣勢逐漸顯現出來。
士兵們因為饑餓而體力不支,戰鬥意誌也逐漸消沉。
而敵軍則趁機發動更猛烈的攻擊,使得公孫瓚的大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時陸雲帶領著張燕和三萬黑山軍,觀察著整個戰場的局勢,他的特種部隊已經掌控了整個戰場的局勢。
而黑山軍是山地軍,這樣的戰場並不是他們特長,所以陸雲並沒有命令他們衝上去,因為今天公孫瓚必敗。
郭嘉和李儒還有後手,很快整個戰場兩麵又出現了兩支軍隊,就是事先埋伏好的張合將軍和朱靈將軍的軍隊。
公孫瓚的大軍在三麵夾擊下,陣腳大亂。
張合和朱靈的軍隊如猛虎下山,迅速衝入敵陣,刀光劍影間,公孫瓚的士兵紛紛倒下。
陸雲看著戰場,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他知道,勝利已經在握。
此時,公孫瓚和公孫越在親兵的掩護下,一路狂奔。
然而,他們的身後,典韋和重甲騎兵緊追不舍。
公孫越雖然勇猛,但麵對典韋這樣的猛將,也漸漸感到力不從心。
就在公孫越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突然,前方出現了一條河。
公孫瓚和公孫越無奈之下,隻好跳入河中,試圖遊向對岸。
典韋追到河邊,看著河中掙紮的公孫瓚和公孫越,大喝一聲,正要下河追擊,卻被他的親兵攔住。
此時陸雲也追了過來笑著說:“讓他們去吧!今天的勝利已經足夠了。”典韋聽了,隻好作罷。
這場大戰,以公孫瓚的慘敗告終。
陸雲的軍隊大獲全勝,繳獲了大量的糧草和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