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雲得知公孫瓚中計,心中暗喜。
他一麵讓軍隊做出全力進攻右北平城的架勢,吸引公孫瓚的全部注意力,一麵派華雄和朱靈各領一支騎兵,繞道公孫瓚回防部隊的側翼。
當公孫瓚的回防大軍匆匆趕路,陣型還未穩固時,華雄和朱靈的騎兵如猛虎下山般衝入敵陣。
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公孫瓚的軍隊頓時大亂。
而在進攻右北平城方向,陸雲指揮軍隊開始出發,爭取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右北平城。
待公孫瓚回過神來,意識到情況不妙,想要派人出城求援時,卻發現陸雲早已率領著他的部隊如鐵桶一般將右北平城緊緊包圍。
這一招可謂是出其不意,打得公孫瓚措手不及。
陸雲的初步計劃就這樣順利地實現了,他成功地困住了公孫瓚最後的主力,讓他們無法逃脫。
接下來,陸雲隻需耐心等待張合和文醜兩位將軍攻下幽州其他的城池。
一旦其他城池被攻破,公孫瓚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隻能坐以待斃。
而陸雲這邊,他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加強對右北平城的包圍,防止公孫瓚突圍或者有其他援軍到來。
同時,他也可以思考下一步的戰略,如何徹底擊敗公孫瓚,奪取幽州全境。
此時公孫瓚已經把全體將領全部聚在城主府商議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就聽公孫瓚皺著眉頭說道“看來陸雲已經對吾等幽州之地勢在必得了,大家有什麼良策應對嗎?”
此時大家都沒有說話,整個場麵都陷入了平靜,就在公孫瓚有些不耐煩,要暴怒的時候。
就看見嚴綱站出來說道“主公,以現在這個局麵來看,吾等的處境已經可以說岌岌可危了。”
公孫瓚聞聽此言,頓時怒發衝冠,他瞪大了雙眼,滿臉怒容地吼道:“吾養汝等,難道就是為了讓汝等在關鍵時刻看吾的笑話嗎?”
嚴綱見狀,心中一驚,連忙躬身施禮,說道:“主公息怒,屬下絕無此意。
如今形勢危急,吾等已陷入絕境,實無良策。
唯有求援一途,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公孫瓚怒氣未消,他緊握著拳頭,厲聲道:“求援?向誰求援?
那些平日裡與吾稱兄道弟之人,此刻恐怕都在隔岸觀火,坐視吾等陷入困境!
就算有人想要來救援吾等,可是他們也都自顧不暇,如何願意來救吾啊!”
嚴綱趕忙應道:“主公所言甚是,但事已至此,吾等也彆無他法。
不如派人去鮮卑,割讓一些土地,以換取他們的援助,隻要鮮卑派來騎兵的話,吾等就有和陸雲在此決一死戰的機會。”
公孫瓚一聽嚴綱的建議,讓他派人去死敵鮮卑求援,還割讓城池,他就有些猶豫不決,畢竟他不願意以後在曆史上成為大漢的叛徒和恥辱。
就在公孫瓚猶豫之時,一名謀士站出說道:“主公,此時若不借鮮卑之力,吾等唯有死路一條。
且割地隻是權宜之計,待日後吾等重振旗鼓,再將失地奪回便是。”
公孫瓚聽後,內心更加糾結,他在廳中來回踱步,眼神中滿是掙紮。
突然,一名士兵匆忙來報:“主公,城外陸雲軍隊似有異動,似在準備新一輪攻勢!”
公孫瓚心中一緊,他知道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咬了咬牙,公孫瓚最終說道:“也罷,就依嚴綱所言,即刻派人前往鮮卑,許以土地,求他們出兵相助。
但此事一定要秘密進行,不可讓外人知曉。”
嚴綱領命而去,公孫瓚望著遠方,心中滿是憂慮,不知這向鮮卑求援的計策能否成功,也不知自己是否真的會成為那千古罪人。
就在此時田豫突然說道“主公,吾等不能一根繩子吊死在這裡,不如吾等派人同時去遼西郡公孫度那裡去求援,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公孫度也會明白的。”
公孫瓚眼睛一亮,覺得田豫所言極是。